隨著我國產業政策的引導及用戶需求的個性化,制造企業正一步步向數字工廠邁進,而要實現數字工廠的第一步就是要實現智能生產。談到智能生產,這一點在我刊9月份的“數字工廠專刊”中有所提及,但當時并沒有提到物流方面的話題,所以這期就從智能生產下的物流管理角度來談談制造企業如何提高內外部物流水平,以促進其快速搭建數字工廠。
具備四個要素
從企業內部物流管理的角度來談,則重點需要分析的對象是生產物流,它是指企業在生產制造流水線上的物料供應。其概念涉及的內容很廣,從學科和專業方向來分析,屬于工業工程學科,其重點研究的是排程、優化及生產線的布置;從企業生產物流的角度來講,其重點研究的是生產運作管理,包含生產物流、物料的搬運。
企業內部物流要想達到智能化管理,需具備4個要素,分別是:智能標識、智能感知、智能監控、智能排程。
智能標識 眾所周知,原有流水線模式下生產的產品千篇一律的款式越來越不能滿足年輕消費群體的個性化需求。以汽車行業為例,現在從一個工廠、一輛汽車、一個品牌出來的產品都是成系列的,需要不同的配置,這里不僅需要依靠柔性化來實現生產,同時還需要智能標識支撐物流,如看板、二維碼、FRID等。據記者了解,在系列產品中,配置不一樣,物料、規格、品質都會不一樣。
如果沒有看板、二維碼、FRID等技術作支撐,那么當工人拿著從全球各地采購過來的數萬個零部件組裝成一輛汽車時,很有可能出現裝錯零部件等問題。因此,汽車企業在自動化生產線上需利用看板、二維碼、FRID來識別零部件,分辨出哪個零部件應裝在汽車哪個位置。
智能感知 其次,需要通過各種工業傳感器反饋和調節各種控制參數,執行生產過程和保證產品的質量及保障生產安全。
智能監控 在汽車組裝過程中,零部件的質量問題、工序進行情況等需要實時的智能監控,以免出現問題時,物流人員不能及時把相應的材料送到工人手中。通過智能監控,還可以回溯查看在哪個環節出現了問題,包括工序方面,可以回溯到哪個工班、哪個工人、哪一道工序。
智能排程 在物流的排程方面,則需要智能化的排程來安排工序及零部件的存放處。如果企業內部的物流排程實現了智能化,拿AGV(自動導引運輸車)來說,其就能按照排程的節拍、工序,自動、快速地給生產線供應零部件,而不用人工去搬。
據悉,我國在汽車行業中,一汽汽車的物流做得相當好,其內部物流都實現了智能標識、智能感知、智能監控、智能排程;在家電領域,海爾的物流也做得很出色。一汽汽車物流得到贊許的原因在于它吸收了國外的優良技術,以完善內部物流的不足;海爾之所以能打入歐美市場,是因為其柔性化制造系統能夠滿足客戶需求個性化定制及快速的交付產品,而受到市場和用戶的認可。
即便如此,國內制造企業的智能生產物流管理水平與國外制造企業相比,還存在一定的差距。就如汽車行業的物流,從兩年前后的數據分析可知,在國外,只要汽車企業提前兩個小時下訂單,供應商就能讓配送人員把企業所需的物料送至生產線;在國內,汽車企業的生產計劃給零部件供應商下訂單,需提前6個小時,才能把企業所需的物料送至生產線。
實現尚需時日
我國制造企業內部若想實現智能化物流管理,需要引進國外的優良技術,以實現智能標識、智能感知、智能監控、智能排程,在此基礎上,不斷完善內部物流管理的方式及方法。同時,在外部,則需長時間不斷改進供應鏈機制、流程,以配合內部物流管理的計劃安排。
在企業外部物流管理中,可借鑒的最典型案例是日本的豐田通商。日本豐田汽車能這么成功地打到歐洲及全世界,其實背后有一個堅實的后盾,那就是:豐田通商。其專門給豐田汽車選擇供應商、采購零部件和物流配送服務,同時還幫物件供應商去融資。雖然我國制造企業也采用第三方物流去配送,但沒有一家公司完全采用豐田通商這種模式。沒有一家專業的供應鏈與物流公司像豐田通商一樣擁有這么全的服務功能(專為制造業做供應鏈、金融管理,包括采購、供應、生產物流的管理)。因此,提升我國制造企業外部物流管理的方法為:供應商需引進優良的物流管理模式,同時還需成立一個專業的第三方物流團隊去做采購、配送等工作。因為生產物流是一個專業性很強的行業,而供應商的水平又參差不齊,所以需要有專業化的公司或團隊來面對眾多的供應商,并運作這個項目。
如今,3D打印既能打印出房子,也能打印出汽車,更能改變物流的方式,因為它不需要采購零部件,只需準備好材料,就能直接打印出來。這既能大大地節省物流費用及時間、減少廢料的浪費,又能迅速滿足企業客戶的需求,所以3D打印是企業未來的發展趨勢。
制造企業既需要采用智能標識、智能感知、智能監控、智能排程等數字化技術改進生產流程、完善內部的物流管理水平,同時也需引進柔性制造、3D打印等技術,盡可能地滿足客戶個性化的需求。對于零部件采購、供應與配送也需不斷引進國外第三方物流管理模式,并成立一個專業的物流團隊去做采購、配送等工作,以實現建設數字工廠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