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K與PPK的區別
發布時間:2014-03-25 瀏覽: 次
什么是CPK、PPK,兩者有什么區別?
CPK是Complex Process Capability index 的縮寫,是現代企業用于表示制程能力的指標。制程能力強才可能生產出質量、可靠性高的產品。 而PPK是SPC中控制圖中用來計算工序能力或叫過程能力的指數,是指考慮過程有偏差時,樣本數據的過程性能。
CPK與PPK的區別:
1、CPK 主要是子組間的變差產生,所以數據要分組,也就是說,采值是進行分組,涉及到子組,子組容量,采值頻次等。它針對的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做CPK時,過程要求受控。
2、PPK是整體變差的影響,它不考慮采值的過程,可以連續采值也可以間斷采值。
3、PPK的評價過程是穩定過程,PPK可以不是穩定的過程;CPK的樣本容量是30~50,PPK的樣本容量是大于或等于100;CPK評價的是單批(幾小時 或幾天),PPK評價的是多批(幾周或幾個月)。CPK=1.33(1.5的偏離)是4σ的水平,合格率達到99.379%。根據PPAP手冊在汽車行業 量產階段CPK的接受準則是≥1.67。但≥1.33表示目前尚可接受,需要改進 。
4、CPK---過程能力指數(短期的)
5、PPK---過程性能指數(長期的
6、PPK,是進入大批量生產前,對小批生產的能力評價,一般要求≥1.67;而CPK,是進入大批量生產后,為保證批量生產下的產品的品質狀況不至于下 降,且為保證與小批生產具有同樣的控制能力,所進行的生產能力的評價,一般要求≥1.33;一般來說,CPK需要借助PPK的控制界限來作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