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業實際的質量管理體系運作中,雖然都會去編制一份有關“預防措施”的形成文件的程序,但真正可以達到預見性地發現較全面的潛在問題通常存在較大難度。為能有效地實施“預防措施”,使可能存在的潛在問題無法出現,需要一個從識別問題到控制潛在影響的管理系統,這里主要介紹一種行之有效且便于操作的制定和實施“預 防措施”的方法,即“潛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或簡稱為FMEA。
什么是失效模式與影響分析FMEA
故障模式影響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簡記為FMEA),是分析系統中每一產品所有可能產生的故障模式及其對系統造成的所有可能影響,并按每一個故障模式的嚴重程度,檢測難易程序以及發生頻度予以分類的一種歸納分析方法。
實行失效模式與影響分析的目的
能夠容易、低成本地對產品或過程進行修改,從而減輕事后修改的危機。
找到能夠避免或減少這些潛在失效發生的措施;
實行失效模式與影響分析的益處
指出設計上可靠性的弱點,提出對策
針對要求規格、環境條件等,利用實驗設計或模擬分析,對不適當的設計,實時加以改善,節省無謂的損失
有效的實施FMEA,可縮短開發時間及開發費用
FMEA發展之初期,以設計技術為考慮,但后來的發展,除設計時間使用外,制造工程及檢查工程亦可適用
改進產品的質量、可靠性與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