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廠里,常常可以看到這樣的現象,不管客戶給工廠的提前期是緊迫還是足夠,最后工廠總是要延誤交貨。在市場競爭激烈的今天,如果我們不能在品質、交期、成本等方面下功夫,我們就可能喪失優勢。
企業不能及時交貨,我們說,根源在于企業沒有完善的生產計劃管理。具體表現為以下方面:
1、銷售部門沒有出貨計劃
2、生產計劃部門沒有完整的產能分析
3、生產計劃未與出貨計劃同步
4、采購部門沒有來料計劃,外加工部門沒有外加工計劃
5、來料計劃、外加工計劃不能支持生產計劃
6、模具的制作、維修計劃不能支持生產計劃
7、生產計劃部門、制造部門對生產進度不了解以上不良表現,意味著生產管理缺乏“秩序”。 所謂“秩序”,就是出貨計劃與生產計劃,生產計劃與來料計劃,生產計劃與作業排程,各個環節相互配合,然后控制生產進度,確保給客戶承諾之交期。
一、什么是生產計劃
所謂生產計劃,就是依據客戶的訂單(或出貨計劃),充分地利用企業的生產能力和其它資源,合理地安排生產活動的每一個細節,使之緊密銜接,以確保按客戶要求的品質、數量和交貨期交貨。換句話說,生產計劃就是組織、協調、調度的過程。 可以說,計劃是管理工作的起點,生產計劃是生產管理的核心。生產上的許多問題,根源都在于沒有做好生產計劃。
二、生產計劃流程
(1)銷售部門依所接訂單,與生產計劃部門協商,擬定《出貨計劃》(包括訂單號、品名規格、數量、出貨期及其它要求)。
(2)計劃部門依各車間產能及出貨計劃,排定季、月、周之《生產計劃》。
(3)計劃人員依〈生產計劃〉、BOM及物料庫存狀況計算物料需求,提出申購。
(4)采購部門根據〈生產計劃〉,與供應商協商來料日期,編制〈來料計劃〉。
(5)外加工部門根據〈生產計劃〉,編制〈外加工計劃〉。
(6)計劃部門將〈生產計劃〉發布給制造部門。
(7)計劃人員、采購人員切實跟進來料狀況。
(8)材料倉庫依生產排程提前備料,并經常向計劃部門通報物料庫存狀況。
(9)模具部門應及時制作、維修模具,以支持生產計劃。
(10)制造部門填寫生產日報表,及時將生產進度反饋給計劃部門。
(11)計劃部門根據進度調整生產計劃,并重新發布給制造部門。
三、常用的生產進度控制方法 ○現場觀察:在現場觀看作業狀況,核對作業進度。
1、生產進度看板:將每小時(或每半天)的實際產量與計劃產量作對照。
2、生產日報表
3、專門會議:如召開每日生產會進行生產進度的追蹤、檢討、尋找對策。
四、緊急訂單之處理
1、預留5%~10%的產能以應付急需
2、利用半成品、成品之修改以應對
3、利用加班、支援等內部協調方式
4、利用外部資源,如發外加工
5、與客戶協商分批交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