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隊指在一個組織中,依成員工作性質、能力組成各種小組,參與組織各項決定和解決問題等事務,以提高組織生產力和達成組織目標。基本上,小組是組織的基本單位,各種小組的形成,若是成員能力具有互補性,形成異質性團隊,其效果較佳,因為可從不同觀點討論,激發更有創意或獨特的問題解決方式。
團隊管理基礎在于團隊,其成員可從2至25人之間,理想上少于10人較佳。而團隊建立適當與否,直接影響團隊管理成效。史東和傅立曼在管理學一書中提出團隊建立有兩種形式:
1、管理人員和部屬所組成的永久性團隊,常常稱為家庭式小組(family group);
2、為解決某一特定問題所組成的團隊,稱為特定式小組(special group)。
后者可以說是一種臨時性或任務性的組織,一旦問題解決,可能就解散了。一般而言,團隊建立要能成功,必須具有下列要件:
小組成立有其自然的原因;
小組成員之經驗和能力要彼此能夠相互依賴;
小組成員之地位和身分最好相當,不能相差太大;
小組的溝通必須具有開放性,才能有效溝通,以利于解決問題。
團隊管理乃是運用成員專長,鼓勵成員參與及相互合作,致力于組織發展,所以可說是合作式管理(collaborative management),亦是一種參與式管理(par-ticipative management)。隨著組織工作的復雜性日益增多,很多工作實難靠個人獨立完成,必須有賴于團隊合作才能發揮力量,所以團隊管理有時代需求性,成功組織建立各種不同功能性的團隊管理(cross-func-tional team management)。因此,組織若能善用團隊管理,對于激發成員潛能、協助問題解決、增進成員組織認同、提升組織效率與效能,具有一定的幫助。
為發揮團隊管理的效果,每位成員須先了解小組目標與使命及個人角色和責任;其次成員亦須了解如何完成小組任務;最后要能積極投入小組目標的達成。由于溝通在團隊管理扮演著相當重要角色,如能事先舉辦講習會,建立成員有效溝通技巧,更可使團隊管理有良好效果。學校已設各種小組或委員會,如何加強成員溝通技巧,增進凝聚力,實屬重要課題。
團隊管理是未來管理的新取向,惟不能陷入團隊管理的迷思:認為所有的團隊都是好的,成員在一起就是一種團隊、彼此會相互喜歡等。這些都不是務實的看法,只有在一個開放、溝通順暢的環境下,才能發揮團隊管理的功能。
管理方法
團隊是現代企業管理中戰斗的核心,幾乎沒有一家企業不談團隊,好象團隊就是企業做大做強的靈丹妙藥,只要抓緊團隊建設就能有錦銹前程了。團隊是個好東西,但怎樣的團隊才算一個好團隊,怎樣才能運作好一個團隊呢?卻是許多企業管理者不甚了然的,于是在企業團隊建設的過程中就出現了許多弊病,例如從理論著作中生搬硬套到團隊運作里面,是很難產生好團隊的。任何理念都不能執著,執著生僵化,就會蛻變為形式主義,后果很糟糕。在如今企業管理者熱火朝天進行的團隊建設中就存在這個問題,將團隊作為企業文化建設的至上準則是不恰當的,是不符合多元化的現實狀況的。
一個優秀的企業管理者,應該怎樣管理員工?道理也很簡單,那就是要給員工創造一個充分利用自己的個性將工作干得最好的條件。不一定什么都要團隊化,太死板了。雖然企業也都提倡創新,但如果管理者過分強調團隊精神,則員工的創新精神必然受到壓抑。壓抑個性就是壓抑創新,沒有個性哪來的創新?說得極端一點,企業管理者要謹防團隊建設法西斯化。團隊是需要的,企業管理者在團隊建設的同時要遵循一個原則,不能壓抑員工的個性。在團隊內部,企業管理者要給員工充分的自由,少說幾句少數服從多數,要知道,聰明的人在世界上還就占少數。
企業管理者應該解放思想,要有多元化的思維。不同的企業,團隊的性質也不一樣。要量體裁衣建設符合企業內在要求的團隊,要靈活變化,別搞一刀切。如果該企業是勞動密集型企業,那你可以建設一支高度紀律性組織性的團隊。如果該企業是知識密集型企業,那就要以自由主義來管理員工了,建立一支人盡其才的團隊是最重要的,嚴格說算不上是團隊,也沒必要強調團隊,更注重的應該是員工的個人創造力,千萬別讓團隊束縛住員工的頭腦,當然應該有的紀律和合作也是不可少的。如果企業既有創造型員工也有操作型員工,那可將團隊建設重點放到操作型員工身上。需要注意的一點是,越聰明的人越傾向個人主義,這個情況,企業管理者要注意有的放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