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電動機廣泛應用于各生產領域,一旦出現故障,相關設備就會停止運行,在一些重要的生產環節中會造成重大的損失。由于影響電動機運行安全和使用壽命的因素較多,對其進行綜合管理,充分發揮設備效能顯得尤為重要。
二、電機設備常見故障及分類方法
故障可分為老化性故障和事故性故障;按故障的發展過程又可分為突發性故障和漸發性故障等。本文將故障分為潛在性故障和功能性故障兩大類。故障在發生之前存在預兆,可以進行預測的故障稱為潛在性故障。設備或零部件喪失了規定的性能時則稱之為功能性故障。
三、電機設備常見的故障模式
一般認為,在一個比較復雜的系統或設備的壽命周期中,故障率的變化大體可分為三個時期,即早期故障期,偶發故障期和耗損故障期。但是,通過研究發現,設備的故障不僅只有上述一種模式,而且存在6 種故障模式:
1.有4%的設備故障遵循浴盆曲線;
2.有2%的設備故障遵循恒定或略增故障概率;
3.有5%的設備故障遵循緩慢增長的故障概率,沒有耗損期;
4.新設備開始時的低故障率,然而急劇增長為一個恒定的故障率,這類占設備故障率約占7%;
5.整個壽命周期內一個恒定的故障率占14%;
6.設備在使用初期有較高的故障率,然后急劇降低到一個恒定的或增長極為緩慢的故障概率,這類設備所占的比重最大,約占68%以上。
故障的模式取決于設備的復雜性,設備越復雜,其故障模式就越遵循故障模式5 和6。以上的研究否定了設備越老舊,故障就一定會增多的概念。新的設備維護管理也不能掉以輕心。
四、電機設備的故障管理在綜合管理中的地位
對電機設備進行綜合管理的目的是追求最佳的設備壽命周期費用和最高的設備綜合效率。設備的壽命周期費用= 設備的購置費+ 設備的維持費,設備的維持費是設備投入使用之后的全部費用。維修費隨著故障管理水平的提高而減少。假設設備不發生故障,那么設備的維修費就為零,這時的設備壽命周期費用就可以達到最低限度。因此為減少設備維修費用的支出,縮短設備的修理停歇時間,提高設備的可利用率,充分發揮設備的效能,我們必須從以下幾個途徑對電機設備進行管理:
1.選用合理的工藝規范,嚴格執行操作規程,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提高設備的生產效率;
2.通過修理和改造,保持設備的完好性能,提高設備的可靠性和維修性,提高設備的可利用率;
3.加強生產計劃的綜合平穩和協調,合理組織生產,提高設備利用率。
五、電機設備故障管理辦法與維修對策
(一)設備故障管理的原則
故障管理應當遵照安全第一和經濟運行的原則。由故障的統計規律知道,老化性故障雖然發生的頻率高、范圍廣,但大多數都不會造成停機事故。事故性故障雖然發生的頻率較低,但造成的后果有時非常嚴重,是影響安全生產的主要隱患之一。因此,就根據設備故障的發展規律和可能造成的后果進行分級管理。
(二)針對不同的故障模式采取相應的維修方式
由于設備結構、性能千差萬別,其故障模式各不相同,因此必須采取不同的修理方式。有時過于頻繁修理反而會增加設備的總體故障率,采取事后修理反而更經濟。
(三)制定具體的故障判別標準,明確設備規定性能的具體內容
一般來說,異常缺欠是尚未發生的故障,但已超出了正常狀態,往往不久就會發展成故障。對于這樣情況,必須制定一個具體的故障判別標準,以便正確地對故障信息進行收集處理,使之標準化。
(四)故障管理必須走制度化、規范化道路
現場操作工必須熟悉和掌握所用設備的結構特點、原理和維護注意事項。做到“四懂四會”,認真執行設備的包機制和巡回檢查制,做好運行和巡檢記錄。檢查維護工人發現和處理設備故障時,必須做好詳細記錄,按規定程序上報處理。設備管理人員按時進行巡回檢查,指導有關人員正確使用監測儀器,做好故障記錄,定期搞好統計分析。
六、結束語
選擇合理的管理維修對策是直接影響電機設備長周期運轉、延長電機設備使用壽命的重要環節之一。因此,做好電機設備的故障管理,縮短設備的修理停機時間,提高設備的可利用率,充分發揮設備效能,是提高企業效益的一條重要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