煉鋼廠制鋼三部轉爐工長侯建國緊盯著準時化生產平臺界面,關注著這一爐鋼的生產狀態,當他看到“吹煉”欄里“準時到達”4個字時,連忙拿起手中的對講機聯系下一道工序做好準備。準時化拉動生產平臺將在線跟蹤鋼水的運行情況,直觀、準確、清晰地展現在職工面前,便于職工聯系上下工序的銜接,當出現問題時及時做出調整。
為了將準時化拉動生產由概念轉化為切實的生產目標,煉鋼廠將連鑄機、VD爐、LF精煉爐、轉爐、脫硫站、倒罐站等6個主要工序細分為38個工序動作,精確定位在線每爐鋼的工序狀態。煉鋼廠通過對比在線爐次在A區的計劃工序狀態和在B區的實際工序狀態,能夠清晰地判斷當前在線各爐鋼水的時序是否命中,有哪個工序發生延誤或提前,使每一道生產過程都穩定受控。
定量:規范職工操作
在煉鋼生產過程中,物流數量的多少不僅會導致浪費的產生,也會影響到準時化生產的執行。為此,煉鋼廠嚴格規定了鐵水加廢鋼裝入量、轉爐出鋼量以及鑄機的鋼包數量標準。同時,煉鋼廠為了提高職工的操作水平,編制了可視化、簡明易行的工序和崗位標準化作業指導書,內容包括工藝、設備、管理、安全等方面,標準化作業指導書的制定要通過員工討論商定,由區域工程師編制,由部門審核批準執行,明示規范了職工的操作行為,達到有序、防錯的目的。
為了消除設備故障導致的不準時現象,煉鋼廠嚴格執行三級點巡檢,設置巡檢路線指示牌、建立電子巡檢控制系統,通過崗位人員巡檢、專職點檢員點檢和專業技術人員點檢三級點檢記錄來控制現場設備運行情況。煉鋼廠通過開展“加強點檢完善定修,降低設備故障時間”等精益項目,有效地降低設備故障率,為準時化拉動生產提供了設備保障。
定質:提高質量創效益
鑄機的拉速是保證鋼坯質量和檢驗準時化的重要因素,為此煉鋼廠建立了定拉速制度,將增值活動比率和每分鐘0.65米定拉速比率設定為衡量鋼軌鋼準時化生產的兩大指標。根據鋼軌產線作業特點將整條工藝流程分為七大工序43個作業步驟,以連鑄機的拉速和轉爐出鋼量來確定生產節拍,嚴格執行每個作業步驟的質量標準,實現整條產線均衡、穩定生產。
煉鋼廠通過準時化生產的實施,不僅鋼軌產線的恒拉速比率獲得了一定提升,物流狀態進一步優化,信息流進一步有效傳遞,而且整體產線的等待浪費大大減少,增值活動比率獲得提升,初步實現了以連鑄拉動為特征的均衡、穩定的一個流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