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錘子”的錯誤
你犯過嗎?
一位包工頭要底下的員工找一個錘子:幫我在那個角落里找個錘子!
角落里沒有!
在抽屜里找找!
也沒有!
去外面幫我找找!
外面哪里?
……
這樣的情景是否似曾相識呢?
指示,執行;再指示,再執行;一旦指示不那么明確,員工便不知道怎么做了。
“我是做美容行業的,已經在福建等地開了三家分公司和一間培訓學校,現在遇到最大的問題是人才,商業模式可以復制,人才很難復制”一位朋友說。
找不到人才,于是很多時候都要自己親力親為,忙而累,時間更加不夠用!
美國最大釣具集團前亞太區總裁戴志強在回答這樣的問題時表示:“我們會在什么情況下用教練技術,假如你的公司什么問題你都可以解決,說明公司的規模還沒上去,這樣有問題嗎,沒問題,這時候你可以無需理會教練技術。
當我感覺我的團隊里沒有人才。什么時候感覺人才不夠,我要發展的時候。很多時候,我們有人才,想把他調到B崗位,但A崗位需要他。于是你會發現職業經理人之所以得不到升職,是因為他的手下沒有人才。把他調走了,A崗位怎么辦。為什么會沒有人才,公司七八年,不是累職很多經驗嗎,為什么一個老板或一個上司,天天教,夜夜教——當你教他一個方法,他有多少個方法,一次,五次,十次,這個人才不會動腦筋。
我們都喜歡聽話的員工,員工聽話好嗎,一進公司,X總早上好,請問今天我要做什么,怎么做,天天這么問,你會不會煩。如果你說,我設定制度和流程不就可以了嘛,OK,于是下面的人每一天都按同樣的制度和流程來做事。五年前這個流程有效,四年前,現在呢,同樣的方法,有沒有效果。為什么生意越來越難做。三年前有人說生意難做,兩年前也有人說,為什么大家都說以前好做,現在不好做呢。
很多時候原因可能是,多年前我研究出一套方法,那個聽話的員工用了我的方法,一沒效果,他找誰。為什么手下沒有人才,因為達到效果的方法越來越少。
企業內部沒有人才,于是很多企業都喜歡在外面尋找空降部隊。你知道空降部隊在單位里存活率大概有多少。空降部隊,能夠存活,發揮作用,不到30%,挖了不能用,成本高得不得了。為什么很多企業不自己栽培人才,沒有辦法,教不出人才,不會教。教不出人才,教只能教出為你執行的人。
你下面那班人上不來,是因為你一直在教他們,你心軟,仿佛你養了很多孩子。一般公司有七八個孩子是沒問題的,但七八十你就顧不過來了。
人才從何出,教練的方法正是栽培人才的方法!
教練誰呢,剛畢業進公司的人一般不大適宜。戴老師說,教練只教練有能力的人,否則他只會說不知道。
如果他有能力,我還需要教練他嗎。是的,他有能力,但不一定有狀態;運動員贏了,我們通常會說他狀態好;孩子考試得了第一名,問什么原因,今天狀態特別好,超水平發揮。
正如一位企業老板的問題:
"我有個員工很有能力,但經常遲到,經常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
戴老師說,你不要他遲到,你要什么?你要有所改變的是什么,假如你說的是我要他不遲到,我不知道他要什么,我要他遲時到,那是幾點。
九點。
九點前到就OK了嗎,他準時到在那發呆可以嗎?
我希望他能準時到,他也是領導了,這樣他才能給下面的人才做榜樣。
所以你要他準時到,以身作則,你還要他做什么。你做些什么,你要的情況才會出現。我希望他怎樣,希望有用嗎,管理上只想,事情是不會因此改變。只要我的下屬不做事,或者做錯事,老板會找誰。不會打仗的兵,是誰的過。
上一篇:如何建立一個優秀的商業團隊?
下一篇:團隊:真正的協同是逆流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