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要徹底明白基本中的基本;
4、同時使用雙手;
6、輕松工作;
8、用手,不能動腳;
10、重復性工作方能彰顯智慧水平;
12、浪費有七種,最應注意過量生產所帶來的浪費。
二、現場改善
1、對有損于安全以及給客戶帶來不利的改善,絕對不能做;
3、理想的整理整頓狀態是一下子能夠取出所需物品的狀態;
5、不要將物品堆積到高于視線的位置;
7、不要批量購買,只買需要的東西;
9、腰桿挺直了嗎?
11、在現場現物面前大聲交流;
13、比起100個道理或想法,在現場付諸實踐一次會產生100倍的價值;
2、將工廠內的所有位置賦予住址;
4、每個操作現場配備垃圾箱;
6、監察室要用不同的方法重復一次;
8、地面、墻壁都要使用;
10、工作指示書中的信息一定要以最終樣式顯示傳達;
12、不要拿著去,要去取;
14、多品種少量生產的關鍵在于制造操作的可視化;
四、操作改善
1、不要說人手不足,要區分考慮人不足和手不足;
3、不要教授操作,教授如何工作;
5、小工作用電腦,大工作用圖紙;
7、不要思考改善工作,要思考這個工作是否能夠給公司帶來利益;
9、少數精銳從少數開始,從優秀的人開始選拔,實現精銳化;
11、靠人還戰術無法解決索賠;
2、在機器或設備上標示能夠確認工序的序號和流程布局的序號;
4、制造只能以全部工序當中最慢的工序速度進行;
6、沒有銷售流水生產設備的;
8、不要用人力,要使用動力搬運;
10、工廠里的門有必要考慮有防盜、防噪聲、安全、衛生、節能、保溫、符合法律要求等,從外觀上看,其實沒有必要;
2、設計改善優于現場改善一百倍;
4、理想的庫存量是零;
6、工序轉換中發現螺絲時,一定要引起重視,有改善余地;
8、存在不會馬上用到的物品的話,要考慮購買方法是夠有問題,存在不會馬上被移動的中間品的話,要考慮生產方式是否有問題;
10、要保有庫存的話,最好接近原材料;
12、提高生產率與削減庫存同時進行的話,成本必會降低;
14、信息雖各種各樣,但如果追根溯源,其實只有“訂購信息”一種;
16、多品種變量生產時,人和設備都要實現多能工化;
18、通過改善現場為開展新事業創造必要空間;
2、要從制造產品向制造魅力轉換;
4、要跨越QCD,滿足顧客需求;
6、生產銷售鮮花時,只靠廉價大量生產不是辦法;
8、更換為與眾不同的工作裝;
10、不要將分工用于大量生產,要將其用于專家水準的量產上;
12、不是培養人,是培養企業;
14、機器制造產品,人的雙手創造價值;
16、投資員工優于投資設備;
18、今后日本制造業所必需的心5S是“整理,整頓,清掃,機制,幸福”;
<p style="margin: 0px 8px; padding: 0px; max-width: 100%; clear: both; min-height: 1em; color: rgb(51, 51, 51); font-family: -apple-system-font, BlinkMacSystemFont, " helvetica="" neue",="" "pingfang="" sc",="" "hiragino="" sans="" gb",="" "microsoft="" yahei="" ui",="" yahei",="" arial,="" sans-serif;="" font-size:="" 17px;="" letter-spacing:="" 0.544px;="" text-align:="" justify;="" widows:="" 1;="" line-height:="" 2em;=""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overflow-wrap:="" break-word="" !important;"="">在企業制造改善中,要想做大制造,那必先培養人才。員工的精神狀態調動著員工工作積極性,只有提高了員工的幸福感,員工才能忠誠于企業、認同于企業,為企業創造價值,所以管理也逐漸從以利益為中心發展到以人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