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周圍,隨時隨地可以聽到這些話:“客戶要求太多了、客戶太小氣了,客戶太難搞定了;上班無趣、公司不好、管理不善、氛圍糟糕……工資少、環境差、任務重、壓力大……經常加班、沒有獎金、缺少福利……”這些是很多人常常發生的對工作不滿的抱怨情緒。
問題是,一旦你養成抱怨的習慣,內心形成抱怨的思維模式,我們喪失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忽略工作的完成和自身的成長帶來的快樂和幸福,其實,我們應該問自己,能不能不抱怨?我們從抱怨中得到什么?將心比心,企業會聘用一位不斷抱怨企業、抱怨老板、抱怨同事、抱怨客戶的員工嗎?
1、抱怨公司
一個人在職場上打拼,要想成就一番事業,除了要有能力外,還要有涵養,不能動不動就發牢騷,要知道,抱怨公司,只會使自己偏離公司的發展,也無法提升自己的價值,最終被公司拋棄。
人總對自己抱有很高的期望值,認為自己應該得到重用,應該得到豐厚的報酬。相比發展空間、工作意義、企業氛圍、個人能力的鍛煉等,大家更注重的是工資的高低,工資似乎成了他們衡量一切的標準。事實上,抱怨不但絲毫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會讓人失去更高的目標和更強勁的工作動力,在抱怨中渾渾噩噩的度過度過一生。
指責和抱怨不會給你的工作帶來任何的好處,反而暴露了我們的幼稚和無能。況且,直白的批評會讓他人覺得丟了臉面,自尊心受到了侮辱,最終造成雙方不歡而散、難以收拾的局面。如果你能靈活運用將心比心,多多考慮同事的利益和要求,那么你一定能在職場左右逢源,游刃有余,無往而不利,否則,我們就會成為一個到處樹敵和不受歡迎的一個人。
1、與其抱怨別人,不如改變自己
2、把抱怨化作建設性的意見
3、公司是你的船
4、以老板的心態工作
5、閉上抱怨的嘴,邁出實干的腿
6、沒有卑微的工作,只有卑微的態度
7、叫苦不如吃苦,生氣不如爭氣
8、樂做組織一塊磚,哪里需要哪里搬
9、工作最怕不到位,到位才會有好位
10、思路決定出路,腦袋決定口袋
抱怨使人思想膚淺、心胸狹窄,使你與公司的理念格格不入,會使自己的發展道路越走越窄,最后一事無成。所以說,抱怨的最大受害者是自己。
我為什么要抱怨?我從抱怨中得到了什么?我自己有什么地方需要改進?有沒有什么方法可以解決問題?有沒有贊美或表揚過別人?有沒有檢討自己?有沒有為自己得到的而感恩?一味地抱怨會使人的思想搖擺不定,進而在工作上敷衍了事。因此,我們每日要積極的、不斷地反思來改變自己,用積極的心態對待工作中的“磨難”!
有能力走遍天下,無能力寸步難行。對于員工來說,重要的不是公司,也不是職位,而是停止抱怨,提升個人能力,拿出令人信服的業績。對于企業來說,最不缺的就是挑刺抱怨的員工,最缺的就是不抱怨、積極行動并解決問題的員工。與其如此,還不如停止抱怨,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為更好地提升自身素質和完成工作而努力。
在抱怨之前,不妨先問問自己,自己是否足夠努力了?須知,盡心盡力才能盡善盡美。不是別人對你不公平,而是你不夠努力。想得到自己理想中的公平,最好的方法就是:用努力改變現狀,用事實證明自己,用能力創造公平。
在面對不利的環境或者難題時,我們為什么不能把困頓當作一種磨礪呢?在工作中,對工作的結果負責,也是對自己的薪水負責,更是對自己的前途負責,與其詛咒黑暗,不如點亮蠟燭。
要想不抱怨,唯一的方法就是讓自己行動起來。不少人在平時工作中常常推責于別人,卻很少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其實,你自己改變了,一切就會有改觀。任何指責和抱怨都是無能的表現。只有在工作中充分挖掘自身的潛能,發揮自己的才干,才能在公司的發展中實現人生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