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精益管理咨詢——提供企業精益戰略管理咨詢落地解決方案服務,企業值得信賴的精益咨詢顧問!
當前位置: 首頁 > 首頁欄目 > 電子期刊 >
為什么華為的質量好?看華為質量背后的故事 發布時間:2021-12-11         瀏覽:
它是一個系統工程,貫穿手機從孕育到誕生的全過程,為此我們拉了一張五層大網,在設計、測試、來料、生產和用戶反饋等環節設置質量關卡。

雄厚的技術能力

 

 

2013年,我們接到一個壞消息:部分消費者反饋,一款國外市場的定制手機,用了大半年后有不小的比例充電就黑屏,繼而開不了機。我們給消費者進行維修,把故障機緊急運回國內,拆機發現電源芯片已經燒壞。這款芯片由一家全球知名供應商提供,我們把壞芯片投遞回去,期望對方能找出根因。

 

可供應商接連兩次給出的結論,都被證明是錯的。與同行交流發現,但凡使用該款電源芯片的手機,或多或少都存在類似問題,同行們沒有技術能力去自行探索根因,問題似乎只能擱置。

 

可華為不一樣,我們做了三十年的運營商業務,在通信產品的復雜性和精密性中摸爬滾打,積累了很多寶貴經驗,許多技術可以應用于或者借鑒給手機產品。我們還有強大的研發隊伍,建立了各種成熟的基礎技術能力,比如我本人原來就是做通信網絡設備研發的。

 

所以當供應商都找不到故障原因時,我們有能力自己去找答案。當即,包括2012實驗室的人員在內,我們組建攻關小組。我提供了一個思路,把芯片一層一層地“片”開,再逐層解析,應該能找出病因。別小看這個操作,要把燒得面目全非的芯片層層剖開,需要專業的工程能力,當時國內只有幾家專門的專業實驗室可以完成,手機公司基本不具備能力。

 

持續大半年,一周解剖一塊芯片,我們“尸檢”了幾十塊。有一天,我接到一個聲音亢奮的電話,“找到原因了!”我跑到實驗室,研發人員指著電子顯微鏡下芯片上一個肉眼幾乎無法識別的小孔,“你看,這是芯片的襯底層,電流擊穿這層,產生小孔,導致芯片短路。過電應力,問題就在于芯片抗電應力能力。”以當時華為的技術水平,只要找到根因,解決起來并不算難;并且解決方案應用在各個新機型上,自此華為手機再沒被電源芯片燒毀的問題困擾過。

 

說到這,大家可能發現了,華為和業界一般做法不太一樣。的確是這樣,遇到器件故障,華為會請供應商分析并解決。哪怕供應商解決不了,我們也不會停止,我們就利用自己的技術能力去做,再把技術標準告訴供應商。

 

再舉個例子,一次某款手機發現少量黑屏,原因是某條連接線和板子間的粘結不良,所有供應商都認為,目前業界技術水平就這樣,沒辦法。可對華為來說,那不行啊,消費者才不理會是哪個環節的紕漏,一切問題都是華為手機的問題。于是我們從芬蘭請三位資深專家,到生產現場分析每個生產工序、制成參數,最后完美解決。這個案例只涉及一種粘結材料而已,手機內的眾多器件有一百多種粘結材料,一般公司只會管器件整體是好是壞,壞了就去在找供應商,而華為則一定要把每種粘結材料的成分、特性等都掌握得清清楚楚。

 

為什么要這么折騰自己?我們覺得,做一款手機,不能只是把從供應商那買的各種器件集成起來,而要對產品的方方面面都有深入了解,把產品“吃透”,對各種看似微小卻可能有重大質量影響的細節,都掌控住,才能保證產品的質量。

 

當然,我們有這個實力,如果沒有研發技術能力做支撐,只會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事實上,我們一直在努力建設各種基礎工程能力,在大家“看不到”的地方,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這種投入,得益于華為公司的整體強大實力,這種投入,也使得我們在手機質量的每個環節都能有深厚積累。

 

有一段時間,我晚上經常睡不好覺,尤其是聽到生產線上有什么異常,半夜都會驚醒。因為我們的發貨量實在太大了,一旦真出現問題,哪怕只是延遲一兩天發現,那就是幾十萬臺量級的事故。所以在2014年,我們開始打造“鷹眼”系統,全天候監控手機的生產環節,把問題消滅在公司內部,爭取不讓消費者買到故障手機。

 

最初的監控主要是兩類數據。一是生產車間數據,能實時觀察每條產線、每個工位的生產狀況。一旦良率和故障模式出現波動,系統報警,我們及時介入,可避免出現大規模的生產異常。

 

二是各個售后維修點的數據,假設某種故障的案例數量陡然高于平均狀況,我們就要警覺,并主動進行分析,看是不是哪批貨出了問題,或者某個生產線有問題,并緊急進行處理。

 

我原本以為,兩層攔截足以把異常扼殺在襁褓中,可一次有驚無險的“事故”,讓我下定決心給老鷹再裝第三只眼。那是2014年某天,同事給我打電話,語氣非常緊張,說“鷹眼”系統發現,有批手機在生產中存在一定數量的異常。“整批貨一共多少臺?”“三十萬臺!”三十萬臺,聽到這個數字,我一下懵了。

 

故障環節是供應商提供的電感,芝麻粒大小的元器件,手機里極為常用,我們每天就要消耗上千萬個。在已發現故障的手機中,由于電感部分短路,影響某個頻段的通話,雖然不是所有消費者都會用到這個頻段,可我們不能抱有這種僥幸,趕緊把三十萬臺全部隔離。更要命的是,這個電感在射頻屏蔽罩里面,維修要先去除屏蔽罩,維修成功率很低,整塊板子都要更換。一塊板子約一千塊錢,最壞的情況是三十萬臺手機全部“中招”,那就要損失三億!我當時幾乎是崩潰的。

 

我們一臺一臺地進行檢測,萬幸,出問題的只是一小部分,絕大多數手機是良品,我心里稍安。可也給了我警示,雖說有“鷹眼”監控,我們能及時發現問題,不至于讓故障手機到消費者手中,但“發現問題”終究不如“預防問題”。我們高峰期一天要生產五六十萬臺手機,任何一個微小環節的異常,都可能影響巨大、損失慘重。

 

這之后,我們決定把“鷹眼”擴展到供應商那里,供應商生產元器件的過程和數據,能實時傳輸到華為。一發現生產波動,我們立馬派人去了解,確保萬無一失。這其實是“三贏”,消費者能買到更放心的手機,華為能更省心地生產,供應商也不用擔心因器件故障而導致賠償。

 

就這樣,“鷹眼”三層布控,生產前監控供應商器件狀況、生產中監控產線狀況、生產后監控售后維修狀況,真可謂天羅地網。做質量工作,沒有誰敢拍著胸脯說,我們的手機百分之百沒問題,這不符合萬事萬物的客觀規律,可我們的“鷹眼”能最大限度地攔截不良手機,盡最大努力給消費者帶來更好的手機。

 

當然,高級武器是需要砸錢的,鷹眼就耗資不菲,據我了解,我們監控攔截系統的嚴密程度在全球數一數二,幾乎沒有其他公司有這種大手筆。在質量工作上,華為一直很舍得投入,比如之前手機部分功能的檢測是靠人檢,是人就難免犯錯,對質量工作造成困擾。后來公司花費七、八億打造一系列自動化檢測設備,比如老化檢測、音頻檢測等等,效果非常好,大大提升了手機質量。

 

有時候同事們私下討論,公司在質量上這么下血本,無形中拉高了產品成本,值得嗎?我想,當然值得,質量是底線,質量是口碑,質量是品牌,如果質量都做不好,消費者肯定會拋棄你的。

 

跟通信設備不同,手機行業,有些事情并沒有統一的標準。比如跌落的標準,低溫工作標準等等。通過對消費者使用場景的研究,我們發現現行的一些通用標準,并不一定能確保產品的高質量。所以,如果有必要,我們會設置更高的質量標準。我們時常開玩笑說,華為在質量上有種“自虐”傾向,明明已經符合了行業規格,卻偏不滿足,非要給自己加碼。

 

比如在檢測手機標準上,我們把業界普遍標準“6090”(溫度60攝氏度、濕度90%),提升到“雙85”(溫度85攝氏度、濕度85%、連續檢測240個小時)。這并不是心血來潮,而是緣于一次查找故障的經歷。

 

2015年有一段時間,我每天早上一到公司就盯著“鷹眼”屏幕,售后維修數據顯示,在國內市場的所有型號手機中,無法開機的故障比例是最高的。我們嘗試很多辦法分析,始終未能找到病因,這也困擾了我很久。

 

有天我突然發現,故障在夏天發生的幾率比冬天要高一些。當時靈光一閃,既然“時間”維度有差異,那“空間”維度呢?我趕緊叫來做數據分析的小姑娘,請她按照地域來統計故障,并標在“鷹眼”上。結果呈現在屏幕上時,我差點樂暈了。“紅點”集中在兩湖、重慶等少數幾個區域,有了這么明確的指向性,接下來肯定能找到具體原因。

 

這些區域消費者有什么使用手機的特殊習慣嗎?沒有。那問題只能出在氣候上。我們通過測試,排除了酸雨、粉塵等原因,鎖定根因:夏天又炎熱又潮濕,部分手機在這種環境下“生活”大半年,內部有“線”被燒壞了,導致無法開機。

 

可這批手機明明是通過“6090”檢測的,那就說明“6090”環境下無法檢測出這個潛在故障。大家可能有疑問,60度溫度、90%濕度已經是比較極端的環境了,怎么會檢測不出呢。這里解釋一下,“6090”搭建的環境雖然殘酷,但手機只在里面煎熬幾天時間,有些故障是沒法被“刺激”出來的。而提升到“雙85”的檢測環境后,越來越多的潛在故障可以被暴露,因為檢測溫度每提高10度,暴露出來的故障就要多一倍。

 

果然,按照“雙85”標準,腐蝕、器件分層等等各種故障紛紛冒頭,我們利用強大的研發能力找出根因。接下來請供應商解決,可好多供應商都跟我說過同樣一句話:“你們真是瘋了。”他們所說的“瘋了”有兩個意思,一是不理解華為為什么要用這種遠超業界標準的質量標準,二是高質量必定需要增加華為的成本。很多新暴露出來的問題,供應商無法解決,這時前面我所說的華為強大技術能力和基礎工藝實力發揮作用了,我們自己探索解決辦法,自己先改進,再告訴供應商該怎么改進。

 

再比如業界對按鍵的規格定義是能按一百萬次,我們則不然,測試時一直按一直按,按壞為止,次數早就超過一百萬次,然后查找根因、解決問題。

 

為什么華為手機在各個方面都要制定高質量標準,毋庸置疑是為了給消費者帶來更好的手機。我也說說我的個人理解,我們每年發貨量都上億,如果用常規的質量標準,哪怕只有萬分之一的故障率,也會給一萬名以上的消費者帶來較差的體驗,這是我們絕不能允許的,所以很自覺地提高質量門檻。

 

用超出業界常規的質量標準去激發暴露更多故障,再用我們自身強大的技術能力和平臺實力去分析和解決,最后把解決方案擴展到供應商,從而推動整個產業鏈的發展,已經成了華為質量工作的一個常見模式。

 

這么多年我最大的感受是,質量不僅僅靠決心和責任感等滿腔熱情,更是一項復雜和專業的系統工程,在每一個環節,都需要沉下心來,扎扎實實地積累各項技術能力,實實在在地投入真金白銀,才能在質量上超過一般標準水平。我和我的同事們一直致力于把更高質量手機帶給消費者,這也是終端人的職業榮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电影网站 | 四虎成人免费网站在线| 青青草国产成人久久91网| 亚洲成人网在线|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 无码成人AAAAA毛片| 国产成人免费永久播放视频平台| 亚洲国产成人va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精品第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尤物| 国产成人高清精品免费鸭子|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一区| 国产欧美日韩成人| 免费观看一级成人毛片| 成人毛片免费观看视频| 亚洲精品无码乱码成人| 久久成人国产精品| 最新国产午夜精品视频成人| 国产精品成人无码久久久| 免费h成人黄漫画嘿咻破解版| 欧美成人免费午夜全| 亚洲天堂成人网|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 日本成人在线网址| 免费h成人黄漫画嘿咻破解版| 成人午夜免费视频免费看| 亚洲成人激情小说| 天天影院成人免费观看| 欧洲成人午夜精品无码区久久 | 毛片基地看看成人免费| 四虎成人永久影院| 成人黄色小说网站| 中文字幕成人免费视频| 国产成人无码区免费A∨视频网站| 欧洲成人爽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综合成人91精品| 成人免费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成人午夜片一一在线观看 | 欧美成人免费观看| 四虎影视永久地址www成人| 成人国产精品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