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制作改革方案之前,必須先弄清楚問題在哪里?否則就像在看不到敵人的情況下亂開炮,試想連自己的改革方案要解決什么問題都不知道,那么改革方案的效果也好不到哪里去。
同樣的質量問題重復犯,通常存在幾個方面的問題:質量問題產生的根本原因沒找到,制定的糾正預防措施不合理,改善措施執行不到位。
找到問題的根本原因是后續糾正預防措施的基礎,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一、要想盡一切辦法獲取更多的問題信息
當產品在客戶端發生問題,問題現象和信息很多時候是通過銷售轉發客戶郵件,信息傳遞到工廠,對于問題信息的獲取不完整,不準確,如何來處理?
通過銷售人員協助,聯系客戶端實際測試人員或者使用人員
郵件不能表達清楚則需要通過電話、視頻會議進行詳細溝通
條件允許情況下安排技術人員(FAE)到客戶現場進行問題確認
客戶的使用環境和使用方式需要詳細了解
對于問題信息的完整性可以通過“5W2H”進行逐項確認,確保信息完整、清楚。
二、問題產品是問題分析的重要證據
在問題產品沒有從客戶端返回工廠之前,我們只能通過產品追溯系統調查物料、人員、加工、測試、檢測各環節的信息記錄,但是大多數情況下,如果記錄信息都不符合客戶要求肯定不會安排發貨。
要獲取準確的原因,最好的辦法是通過對問題產品的深入分析。
有幾點需要注意:
對于不良原因要多問幾個WHY ,層層深入,人員操作失誤通常不是根本原因
三、“特性要因圖”有助于原因分析
魚骨圖由日本管理大師石川馨先生所發明,故又名石川圖。魚骨圖是一種發現問題“根本原因”的方法,它也可以稱之為“Ishikawa”或者“因果圖”。其特點是簡捷實用,深入直觀。它看上去有些像魚骨,問題或缺陷(即后果)標在“魚頭”處。在魚骨上長出魚刺,上面按出現機會多寡列出產生問題的可能原因,有助于說明各個原因之間是如何相互影響的。
1
通過“人、機、料、法、環、測”等因素進行原因分析,在分析過程中需要通過“頭腦風暴法”來組織討論。
頭腦風暴法(Brain storming),是指由美國BBDO廣告公司的奧斯本首創,該方法主要由價值工程工作小組人員在正常融洽和不受任何限制的氣氛中以會議形式進行討論、座談,打破常規,積極思考,暢所欲言,充分發表看法。
四、問題的分析需要組織研發、工藝、品質聯合進行
糾正預防措施是保證后續提供給客戶的產品不再發生相同問題的重要保證,所以,在制定糾正預防措施的過程中,要綜合考慮下面幾個因素。
如何保證制定的措施不會因為員工離職而忘記執行?
同時品質巡檢人員可以依據檢查要求監督員工按照措施執行,推動措施得到長期有效的執行,避免問題的反復。
如果直接草率的關閉事項,就可能導致一段時間后問題再次發生。
總結:
<p style="margin: 0px 16px; padding: 0px; max-width: 100%; clear: both; min-height: 1em; color: rgb(51, 51, 51); font-family: -apple-system-font, BlinkMacSystemFont, " helvetica="" neue",="" "pingfang="" sc",="" "hiragino="" sans="" gb",="" "microsoft="" yahei="" ui",="" yahei",="" arial,="" sans-serif;="" font-size:="" 16px;="" letter-spacing:="" 0.544px;=""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1.5em;=""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糾正預防措施的制定要盡量導入防呆措施,利用設備、軟件、工裝夾具幫助員工降低出錯概率,對于措施有效性評估要有大量數據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