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工智能,VR,AI等技術的興起,工業4.0也開始被提及。從工業1.0到工業4.0,每一個時代都是人類科技跨越式發展最好的見證。
進入21世紀,互聯網、新能源、新材料和生物技術正在以極快的速度形成巨大產業能力和市場,將使整個工業生產體系提升到一個新的水平,推動一場新的工業革命,那就是“工業4.0”。
德國政府提出工業4.0時代(利用物聯信息系統將生產中的供應、制造、銷售信息數據化、智慧化,最后達到快速、有效、個人化的產品供應)后,在世界各國引起巨大反響,美國提出“工業互聯網”,法國等國家也出臺了相關的智能制造政策。
那么,工業4.0在我國叫什么,會給以后的發展帶來什么變革呢?
1
工業4.0與中國制造2025
工業4.0就是“互聯網+制造”,是由德國推出的一個概念。在美國叫“工業互聯網”,我國叫“中國制造2025”。這三者本質內容是一致的,都指向一個核心,就是智能制造。
“工業4.0”項目主要分為兩大主題,一是“智能工廠”,重點研究智能化生產系統及過程,以及網絡化分布式生產設施的實現;二是“智能生產”,主要涉及整個企業的生產物流管理、人機互動以及3D技術在工業生產過程中的應用等。
該計劃將特別注重吸引中小企業參與,力圖使中小企業成為新一代智能化生產技術的使用者和受益者,同時也成為先進工業生產技術的創造者和供應者。
2
制造業需要智能制造
多樣化、定制化的需求,對傳統大規模生產方式造成了沖擊。制造企業只有具備實現“大規模定制化”的能力,即在多品種小批量生產中實現與大批量生產相媲美的高生產率,才能在工業 4.0 的轉型變革浪潮中脫穎而出。
智能制造是企業“大規模定制化”的技術支撐,也是全球制造突破現有生產力增長瓶頸的重要方向。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科技,正成為締造未來制造業的關鍵技術,讓現代化的工廠能夠像人一樣思考,變得更加“聰明”。
3
智能工廠概念
“工業 4.0”從嵌入式系統向信息物理系統(CPS)進化,形成智能工廠。智能工廠作為未來第四次工業革命的代表,不斷向實現物體、數據以及服務等無縫連接的互聯網(物聯網、數據網和服務互聯網)的方向發展。
4
智能設備
在未來的智能工廠,每個生產環節清晰可見、高度透明,整個車間有序且高效地運轉。“工業4.0”中,自動化設備在原有的控制功能基礎上,附加一定新功能,就可以實現產品生命周期管理、安全性、可追蹤性與節能性等智能化要求。
這些為生產設備添加的新功能是指通過為生產線配置眾多傳感器,讓設備具有感知能力,將所感知的信息通過無線網絡傳送到云計算數據中心,通過大數據分析決策進一步使得自動化設備具有自律管理的智能功能,從而實現設備智能化。
5
高度集成智能傳感與無線通信設備的信息物理
系統“智能”是工業4.0的核心,體現在生產數據信息的自識別、自協調和自管理。在這個過程中,及時、準確、可靠的在線傳感與無線通信猶顯重要。
基于物聯網的應用,生產物料和設施設備都承載了各種信息,通過信息物理系統上的傳感裝置對信息的讀取與分析,實現物理對象的實時感知、識別、跟蹤、檢測和管理。
6
工業4.0都有哪些特點
互聯:互聯工業4.0的核心是連接,要把設備、生產線、工廠、供應商、產品和客戶緊密地聯系在一起。
數據:工業4.0連接和產品數據、設備數據、研發數據、工業鏈數據、運營數據、管理數據、銷售數據、消費者數據。
集成:工業4.0將無處不在的傳感器、嵌入式中端系統、智能控制系統、通信設施通過CPS形成一個智能網絡。通過這個智能網絡,使人與人、人與機器、機器與機器、以及服務與服務之間,能夠形成一個互聯,從而實現橫向、縱向和端到端的高度集成。
創新:工業4.0的實施過程是制造業創新發展的過程,制造技術、產品、模式、業態、組織等方面的創新,將會層出不窮,從技術創新到產品創新,到模式創新,再到液態創新,最后到組織創新。
轉型:對于中國的傳統制造業而言,轉型實際上是從傳統的工廠,從2.0、3.0的工廠轉型到4.0的工廠,整個生產形態上,從大規模生產,轉向個性化定制。實際上整個生產的過程更加柔性化、個性化、定制化。這是工業4.0一個非常重要的特征。
7
未來哪些公司最有發展前景
第一類是智能工廠,分為兩種,一種是傳統的工廠轉型成智能工廠,另一類是一出生就是智能工廠;
第二類是技術供應商,包括工業物聯網、工業網絡安全、工業大數據、云計算平臺、MES系統。
第三類是解決方案公司,為制造業公司提供智能工廠頂層設計、轉型路徑圖、軟硬件一體化實施的工業4.0解決方案公司。包括軟件硬件。軟件有工業物聯網、工業網絡安全、工業大數據、云計算平臺、MES系統、虛擬現實、人工智能、知識工作自動化等;硬件是工業機器人(包括高端零部件)、傳感器、RFID、3D打印、機器視覺、智能物流(AGV)、 PLC、數據采集器、工業交換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