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錯錯!
換句話說我們能夠被推選為班組長的資本就是經驗,而班組長的責任就是用自己的經驗見識培養優秀的員工,要像教自己的孩子一樣耐心仔細。
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同樣也沒有完全相同的員工,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性格特征、成長環境、生活經歷,所以對癥下藥、量體裁衣才是管理的真諦。
這需要班組長多費些心思,關注員工的日常行為點滴,對他們進行充分了解,管理起來才能得心應手。
簡單的一個例子,比如批評人時,有些人可以當眾批評,有些人就需要單獨談話。所以車間管理要適應對象,不能一視同仁。
前文講過忽視過程是錯誤的,但這與關注目標之間并不沖突,班組長是車間的管理者,一定要有一個宏觀的思維,而不是著力于給員工收拾爛攤子,做他們做不好的事情,這樣就喪失了管理的意義,使工作極度缺乏效率。
我們強調看目標,并不意味著忽視具體問題,問題就是機會,但只有我們能夠站在把控全局的高度上,才能看到機會之所在。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班組長需要做的并不是親自去把這個事情做好,而是要教給員工這類事情應該怎么做,這才是管理過程中的重中之重。
許多班組長都認為和員工保持親密的朋友關系更有利于工作的開展,這無疑是正確的論斷,這一點我們在 條中也提到過,但是,與員工關系親密并不等于模糊了班組長與員工之間的界限。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一個優秀的班組長一定是公私分明的,會讓員工又敬又愛。
一個球隊如果只關注超級明星,不強調全體的努力,就很難取勝。
過于強調 的業績反而會不利于員工的工作熱情,所以我們可以適當地淡化這種明星光環,重視每個員工給企業做出的貢獻,這樣更有利于激發出整個團隊的工作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