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現代企業所處的市場環境發生了深刻的變革,企業競爭越來越強調基于客戶需求的競爭。因此,企業的生產方式逐漸轉向以柔性自動化生產為基礎的各種先進生產模式,目前生產類型大致可以劃分為三種:大量流水生產、多品種小批量生產和單件生產。當下中國制造業多集中在多品種小批量生產企業,這種生產方式開始占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
02>>多品種、小批量的特點
由于很多企業的產品是針對客戶配置,不同的產品有不同的需求,企業的資源置身于多個品種之中。
生產過程中的每個任務都需要資源,而在實際過程中能夠使用的資源卻非常有限。例如,在生產過程中經常遇到設備沖突的問題,就是由于項目資源共享所造成的。因此,必須對有限資源進行適當調配才能滿足項目需求。
由于顧客的需求具有不穩定性,計劃明確的節點與人、機、料、法、環等的齊套周期不一致等,生產的周期往往具有不確定性,周期不足的項目需要占用更多的資源,加大了生產控制的難度。
由于訂單的插單或更改,外加工和采購難以反應訂單交貨時間。由于小批量和單一貨源導致供應風險極大。
1. 動態工藝路徑規劃與虛擬單元線的部署:緊急插單、設備故障,瓶頸漂移。
2. 瓶頸的識別與漂移:生產之前與生產過程中
3. 多層次瓶頸:裝配線瓶頸,零件的虛擬線的瓶頸,如何協調耦合。
4. 緩沖大小:要么積壓,要么抗干擾性差。生產批量、轉移批量等
5. 生產排程:不能僅考慮瓶頸,也要考慮非瓶頸資源的影響。
質量管理體系的核心問題是過程控制和全面質量管理。
在公司范圍內,產品質量只當做是生產車間的事,各部門卻排除在外,在工序控制方面,雖然許多企業都有工藝規程、設備操作規程、安全規程和崗位職責,但由于可操作性差和過于繁瑣,加上沒有監控手段,其實施的程度不高。對于操作記錄,許多企業均未進行統計,又未養成每天查閱操作記錄的習慣。所以,許多原始記錄也不過是一堆廢紙。
統計過程控制(SPC)是應用統計技術對過程中的各個階段進行評估和監控,建立并保持過程處于可接受的且穩定的水平,從而保證產品與服務符合規定的要求的一種質量管理技術。
統計過程控制是質量控制的重要方法,而控制圖又是統計過程控制的關鍵技術,但由于傳統的控制圖產生于大批量、剛性生產環境中,難以應用于小批量生產環境中。
由于加工件的數量很少,收集的數據達不到利用傳統的統計方法要求,即控制圖還沒做出來生產已經結束。控制圖沒有起到應有的預防作用,失去了運用統計方法控制質量的意義。
05>>多品種、小批量的生產質量控制措施
滾動計劃法是一種動態的編制計劃的方法,它是根據一定時期計劃的執行情況,考慮組織內外環境條件的變化適時調整計劃,并相應地將計劃順延一個時期,把近期計劃與長期計劃結合起來的一種編制計劃方法。
滾動計劃法具有如下特點:
1. 計劃分為若干個執行期,其中近期計劃要編制得詳細具體,而遠期計劃則相對粗略;
2. 計劃執行一定時期后,根據執行情況和環境變化對以后各項計劃內容和相關指標進行修改、調整和補充;
3. 滾動計劃法避免了計劃的凝固性,提高了計劃的適應性和對實際工作的指導性,是一種靈活性較強、富有彈性的生產計劃法;
4. 滾動計劃的編制原則是“近細遠粗”,運作方式是“邊執行、邊調整、邊滾動”。
這些特點表明滾動計劃法是隨市場需求的變化而不斷調整、修訂,這與適應市場需求變化的多品種、小批量生產方式不謀而合。用滾動計劃法指導多品種、小批量生產,不僅能提高企業適應市場需求變化的能力,而且能保持企業自身生產的穩定和均衡,是一種最優方法。
上一篇:一看就是工廠廠長的思維套路!
下一篇:優秀班組長要經過的四座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