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瓷初獲成功,開始向大企業發展,這時有個年輕人拜訪稻盛,說自己經濟上碰到困難,希望稻盛借錢給他,幫他解決燃眉之急。因為這人的父親在戰爭時期曾經幫過稻盛父親的大忙。聽說他父親對自己父親有恩,于是稻盛就把錢借給他了。
但是,稻盛既沒有讓他寫借條,也沒有問他的還款計劃。稻盛覺得,那人的性格不可靠,表面上是借錢給他,實際上是送錢給他。稻盛壓根兒沒有打算讓他還錢。
后來,稻盛也從沒有催促讓他還錢。而他呢,也從此沒有回應。“沒還錢,對不起”,連這樣的電話也從沒來過。但是,由于稻盛一開始就不準備讓他還錢,所以,也并沒為此而煩惱。
稻盛說:“別人向我借錢的事有過多次。因為年輕時我考慮過這樣的事,所以,名義上是借,實際上是送,這種情況是有的。但是,以必須還錢為前提,才肯借出,這種情形一次也沒有。因此,做了好事沒有好報、反而遭人背叛的事在我身上一次都沒有發生過。”
有一次,一位公司員工的父親遇到了麻煩,他們父子倆一起深夜來到稻盛家。稻盛仔細地詢問了事情的原委,最終斷然拒絕了他們的請求。
“伯父,我把錢借給您是會害您的。我也許不了解您現在困難到哪種地步,但我還是不能答應您。伯父,您要挺身接受您現在面臨的苦難,必須承擔得住才行。”
稻盛覺得自己有些冷酷,但是當時的決斷沒有錯。那位公司員工后來成為京瓷海外營業的骨干。他爸爸從那以后也重新振作起來。他還跟別人說,應該感謝稻盛,多虧了稻盛那時對他的幫助和鼓勵。
為了幫朋友解脫困境,只憑同情,不假思索就慷慨解囊,甚至去充當他的貸款連帶保證人,這種“小善”有時會把你自己牽連進去,弄得你自己也很狼狽。如果借錢人做事不檢點,甚至揮霍浪費,你不把事情的來龍去脈調査清楚,輕率答應他的要求,表面上看你是幫了他,實際上是害了他,使這位不負責任的朋友變得更不負責任。
一個人之所以債臺高筑,原因在于此人做事馬虎,花錢大手大腳,缺乏計劃性。如果你可憐他而借錢給他的話,反而會助長他那馬虎和揮霍的壞習性。遷就朋友的不合理要求,這種“小善”是幫他的倒忙,讓他越陷越深,同時往往讓你自己也陷入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