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和“拉”兩種不同的作業管理系統。
1、推動式。一般的作業管理系統采用推動方式。它是根據主生產計劃的要求,確定每個零部件的投入產出計劃,按計劃發出生產和訂貨指令。每一工作中心按計劃制造工件,并將加工完的工件送到后續工序工作中心,不管后續工序工作中心當時是否需要。
2、拉動式。它由代表顧客需求的訂單開始,根據市場需求制定主生產計劃和總裝順序計劃,從產品總裝配出發,每個工作中心按照當時對零部件的需要,向前一工序提出要求,發出工作指令,前工序工作中心完全按照這些指令進行生產,這樣反工藝順序地逐級“拉動”前面的工作中心,甚至“拉”到供應廠或協作廠。“拉動”是靠看板系統來實現的,看板起到指令的作用。
(二)“一個流”生產
“拉動式”系統要求各工作中心同步化,每條生產線都應與裝配節拍一致組織同步,每條生產線的每道工序要同步,后工序來取走,前工序不中斷加工,生產線只保留必要的在制品儲備。
“一個流”生產是同步化生產的高級形式,它是指在生產線內任何兩道工序間流的在制品數不得超過緊前工序的裝夾數。一般流動的在制品為一件,簡稱“一個流”。實現“一個流”生產,要求生產必須按節拍進行,按標準操作規程操作。
二、看板管理
(一)看板及其在生產現場控制中的應用
看板管理是一種生產現場物流控制系統,它是通過看板的傳遞或運動來控制物流的一種方法。
JIT生產作業計劃的主要特征是:它只向總裝配指示順序計劃,除此之外,不再向其他加工工序指示順序計劃。但是,應該盡量使總裝之前的各工序,即加工工序,毛坯工序,外協及供應部門等,都大體了解本工序(部門)每月需要生產(供應)的數量。此數量不一定要求準確,但可以作為各大工序作業的大致目標,有利于他們進行作業準備和作業安排。
這樣,在現場除總裝配以外,其他工序都不領取生產計劃表。也可以說,對各加工、子裝配過程沒有統一的生產指示,他們需要生產什么,生產量多少,何時工作等都由看板進行控制。
(二)看板的形式和分類
實際生產管理中使用的看板形式很多,常見的有塑料夾內裝的卡片或類似的標識牌,運送零件小車,工位器具或存件箱上的標簽、指示部件吊運場所的標簽、流水生產線上各咱顏色的小球或信號燈、電視圖像等。 看板根據功能和應用對象的不同進行分類。
各類看板的功能,內容分述如下:
1、生產訂貨看板。指在一個工廠內,指示某工序加工制造規定數量工作所用的看板,它又有兩類類型:
(1)一般的生產看板。它指出需加工件的件件號、件名、類型、工序存放位置、工件存放位置、工件背面編號、加工設備等。
(2)三角看板。它指出街加工工件號、名稱、存放位置、批量及貨盤數、再訂購點及貨盤數、加工設備等。
2、取貨看板,后工序的操作者按看板上所列件號、數量等信息,到前工序(或協作廠)領取零部件的看板,取貨看板又可分為兩種類型:
(1)工序間取貨看板。它指出應領取的工件件號、件名、類型、工件存放位置、工件背面編號、緊前加工工序號,緊后加工工序號等,是廠內工序間的取貨憑證。
(2)外協取貨看板,它除了指出有關外協件特征信息外,還指出本企業名稱、外協廠名、交貨時間、數量等,它用作向固定的協作廠取貨的憑證。
三、看板的使用規則
(一)看板的使用規則 為使看板系統有效運行,必須嚴格遵循使用規則,規則主要內容有以下四點:
1、不合格件不交給后工序。
2、后工序來取件。
3、均衡化生產。
4、利用減少看板數量來提高管理水平。
(二)利用看板提高管理水平的循環過程 利用看板提高管理水平是一個減少看板數量的循環過程,每一循環的步驟如下:
1、發出看板,開始取貨和加工。
2、當部門管理人員認為可在較小的在制品庫存情況下進行生產時,可以取出一些看板。
3、取出看板使在制品庫存降低,但可能使車間出現一些問題。
4、部門管理人員和操作者采取各種措施,以便在看板數降低的情況下仍能正常地生產,他們可能采用更新設備、變更工件的加工順序、縮短生產提前期等等措施,以改善生產循環。
5、一輪改善順利實施后,在適當時候再取出一二個看板,繼續進行改善活動。通過多次循環,達到控制在制品庫存的目標。
在上述改善循環中,操作人應當是改善循環的促進者,豐田公司特別強調應尊重操作人員,提高操作人員改善看板循環的積極性和信心,是用好看板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