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腦風暴法簡介
頭腦風暴法出自“頭腦風暴”一詞。所謂頭腦風暴(Brain-Storming),最早是精神病理學上的用語,指精神病患者的精神錯亂狀態而言的。而現在則成為無限制的自由聯想和討論的代名詞,其目的在于產生新觀念或激發創新設想。
頭腦風暴法是由美國創造學家A·F·奧斯本于1939年首次提出、1953年正式發表的一種激發性思維的方法。此法經各國創造學研究者的實踐和發展,至今已經形成了一個發明技法群,如奧斯本智力激勵法、默寫式智力激勵法、卡片式智力激勵法等等。
在群體決策中,由于群體成員心理相互作用影響,易屈于權威或大多數人意見,形成所謂的“群體思維”。群體思維削弱了群體的批判精神和創造力,損害了決策的質量。為了保證群體決策的創造性,提高決策質量,管理上發展了一系列改善群體決策的方法,頭腦風暴法是較為典型的一個。
頭腦風暴法有可分為直接頭腦風暴法(通常簡稱為頭腦風暴法)和質疑頭腦風暴法(也稱反頭腦風暴法)。前者是在專家群體決策盡可能激發創造性,產生盡可能多的設想的方法,后者則是對前者提出的設想、方案逐一質疑,分析其現實可行性的方法。
采用頭腦風暴法組織群體決策時,要集中有關專家召開專題會議,主持者以明確的方式向所有參與者闡明問題,說明會議的規則,盡力創造在融洽輕松的會議氣氛。一般不發表意見,以免影響會議的自由氣氛。由專家們“自由”提出盡可能多的方案。
頭腦風暴法的激發機理
頭腦風暴何以能激發創新思維?根據A·F·奧斯本本人及其他研究者的看法,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聯想反應。聯想是產生新觀念的基本過程。在集體討論問題的過程中,每提出一個新的觀念,都能引發他人的聯想。相繼產生一連串的新觀念,產生連鎖反應,形成新觀念堆,為創造性地解決問題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第二,熱情感染。在不受任何限制的情況下,集體討論問題能激發人的熱情。人人自由發言、相互影響、相互感染,能形成熱潮,突破固有觀念的束縛,最大限度地發揮創造性地思維能力。
第三,競爭意識。在有競爭意識情況下,人人爭先恐后,競相發言,不斷地開動思維機器,力求有獨到見解,新奇觀念。心理學的原理告訴我們,人類有爭強好勝心理,在有競爭意識的情況下,人的心理活動效率可增加50%或更多。
第四,個人欲望。在集體討論解決問題過程中,個人的欲望自由,不受任何干擾和控制,是非常重要的。頭腦風暴法有一條原則,不得批評倉促的發言,甚至不許有任何懷疑的表情、動作、神色。這就能使每個人暢所欲言,提出大量的新觀念。
頭腦風暴法的要求
①組織形式
參加人數一般為5~10人(課堂教學也可以班為單位),最好由不同專業或不同崗位者組成;
會議時間控制在1小時左右;
設主持人一名,主持人只主持會議,對設想不作評論。設記錄員1~2人,要求認真將與會者每一設想不論好壞都完整地記錄下來。
?、跁h類型
設想開發型:這是為獲取大量的設想、為課題尋找多種解題思路而召開的會議,因此,要求參與者要善于想象,語言表達能力要強。
設想論證型;這是為將眾多的設想歸納轉換成實用型方案召開的會議。要求與會者善于歸納、善于分析判斷。
③會前準備工作
會議要明確主題。會議主題提前通報給與會人員,讓與會者有一定準備;
選好主持人。主持人要熟悉并掌握該技法的要點和操作要素,摸清主題現狀和發展趨勢;
參與者要有一定的訓練基礎,懂得該會議提倡的原則和方法;
會前可進行柔化訓練,即對缺乏創新鍛煉者進行打破常規思考,轉變思維角度的訓練活動,以減少思維慣性,從單調的緊張工作環境中解放出來,以飽滿的創造熱情投入激勵設想活動。
?、軙h原則
為使與會者暢所欲言,互相啟發和激勵,達到較高效率,必須嚴格遵守下列原則:
——禁止批評和評論,也不要自謙。對別人提出的任何想法都不能批判、不得阻攔。即使自己認為是幼稚的、錯誤的,甚至是荒誕離奇的設想,亦不得予以駁斥;同時也不允許自我批判,在心理上調動每一個與會者的積極性,徹底防止出現一些“扼殺性語句”和“自我扼殺語句”。諸如“這根本行不通”、“你這想法太陳舊了”、“這是不可能的”、“這不符合某某定律”以及“我提一個不成熟的看法”、“我有一個不一定行得通的想法”等語句,禁止在會議上出現。只有這樣,與會者才可能在充分放松的心境下,在別人設想的激勵下,集中全部精力開拓自己的思路。
——目標集中,追求設想數量,越多越好。在智力激勵法實施會上,只強制大家提設想,越多越好。會議以謀取設想的數量為目標。
——鼓勵巧妙地利用和改善他人的設想。這是激勵的關鍵所在。每個與會者都要從他人的設想中激勵自己,從中得到啟示,或補充他人的設想,或將他人的若干設想綜合起來提出新的設想等。
——與會人員一律平等,各種設想全部記錄下來。與會人員,不論是該方面的專家、員工,還是其他領域的學者,以及該領域的外行,一律平等;各種設想,不論大小,甚至是最荒誕的設想,記錄人員也要求認真地將其完整地記錄下來。
——主張獨立思考,不允許私下交談,以免干擾別人思維;
——提倡自由發言,暢所欲言,任意思考。會議提倡自由奔放、隨便思考、任意想象、盡量發揮,主意越新、越怪越好,因為它能啟發人推導出好的觀念。
——不強調個人的成績,應以小組的整體利益為重,注意和理解別人的貢獻,人人創造民主環境,不以多數人的意見阻礙個人新的觀點的產生,激發個人追求更多更好的主意。
⑤會議實施步驟
會前準備:參與人、主持人和課題任務三落實,必要時可進行柔性訓練。
設想開發:由主持人公布會議主題并介紹與主題相關的參考情況;突破思維慣性,大膽進行聯想;主持人控制好時間,力爭在有限的時間內獲得盡可能多的創意性設想。
設想的分類與整理:一般分為實用型和幻想型兩類。前者是指目前技術工藝可以實現的設想,后者指目前的技術工藝還不能完成的設想。
完善實用型設想:對實用型設想,再用腦力激蕩法去進行論證、進行二次開發,進一步擴大設想的實現范圍。
幻想型設想再開發:對幻想型設想,再用腦力激蕩法進行開發,通過進一步開發,就有可能將創意的萌芽轉化為成熟的實用型設想。這是腦力激蕩法的一個關鍵步驟,也是該方法質量高低的明顯標志。
?、拗鞒秩思记?/strong>
主持人應懂得各種創造思維和技法,會前要向與會者重申會議應嚴守的原則和紀律,善于激發成員思考,使場面輕松活躍而又不失腦力激蕩的規則;
可輪流發言,每輪每人簡明扼要地說清楚創意設想一個,避免形成辯論會和發言不均;
要以賞識激勵的詞句語氣和微笑點頭的行為語言,鼓勵與會者多出設想,如說:“對,就是這樣!”“太棒了!”“好主意!這一點對開闊思路很有好處!”等等;
禁止使用下面的話語:“這點別人已說過了!”“實際情況會怎樣呢?”“請解釋一下你的意思。”“就這一點有用”“我不贊賞那種觀點。”等等;
經常強調設想的數量,比如平均3分鐘內要發表10個設想;
遇到人人皆才窮計短出現暫時停滯時,可采取一些措施,如休息幾分鐘,自選休息方法,散步、唱歌、喝水等,再進行幾輪腦力激蕩?;虬l給每人一張與問題無關的圖畫,要求講出從圖畫中所獲得的靈感。
根據課題和實際情況需要,引導大家掀起一次又一次腦力激蕩的“激波”。如課題是某產品的進一步開發,可以從產品改進配方思考作為第一激波、從降低成本思考作為第二激波、從擴大銷售思考作為第三激波等。又如,對某一問題解決方案的討論,引導大家掀起“設想開發”的激波,及時抓住“拐點”,適時引導進入“設想論證”的激波。
要掌握好時間,會議持續1小時左右,形成的設想應不少于100種。但最好的設想往往是會議要結束時提出的,因此,預定結束的時間到了可以根據情況再延長5分鐘,這是人們容易提出好的設想的時候。在1分鐘時間里再沒有新主意、新觀點出現時,智力激勵會議可宣布結束或告一段落。
頭腦風暴法的原則
頭腦風暴法應遵守如下原則:
•庭外判決原則。對各種意見、方案的評判必須放到最后階段,此前不能對別人的意見提出批評和評價。認真對待任何一種設想,而不管其是否適當和可行。
•歡迎各抒己見,自由鳴放。創造一種自由的氣氛,激發參加者提出各種荒誕的想法。
•追求數量。意見越多,產生好意見的可能性越大。
•探索取長補短和改進辦法。除提出自己的意見外,鼓勵參加者對他人已經提出的設想進行補充、改進和綜合。
•循環進行
•每人每次只提一個建議
•沒有建議時說“過”
•不要相互指責
•要耐心
•可以使用適當的幽默
•鼓勵創造性
•結合并改進其他人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