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計劃工時
我們可以通過現場測試、行業產能標準、本廠日報表采集的數據,綜合評定規定時間內可完成的定額,得出產品在流經制程中所需要的計劃工時。生產計劃根據訂單量核算各個工序計劃總工時,也可以叫主計劃。
2.日指定計劃
根據產品交期的不同分解主計劃,編排日指定計劃。部門或工序段按設備和人員的特性分解日指定計劃到人,并指定為當天必須完成的任務。
3.交期評審
當生產任務超負荷時,提前與市場部、生產部、技術、品質、采購、人事等分析各工序的交期和近期訂單的動態,是否動員協產突擊;是否外協;是否通過利潤率劃分客戶級別;是否具備增添設備和擴充場地的條件?反之,當生產任務處于所謂的淡季時,分析人員的分流;擴充業務團隊;產品的多元化或產品的轉型。快速反應,制訂解決瓶頸問題的對策,提供可行性預算報告。
4.調度會與看板管理
很多企業都把生產調度會當作討論會在開,一開就是一個小時以上,最后甚至都沒有結果。我認為生產調度會是指令下達碰頭會,不是本會的主題內容點到即止做好記錄,由問題發出人牽頭組織專項會議解決或單獨溝通找到解決辦法。當指令下達后必須分析有瓶頸困難的部門,確保指令的有效性;各部門在接到指令后分解本部門的任務并形成看板、分解到人、標示重點、定時跟蹤和反饋。
上一篇:生產計劃之——“四定法”
下一篇:某模具公司生產計劃部的問題點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