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研究發現,我國企業質量管理的實踐水平目前不高的原因,根本上源于多數企業質量管理體系本身存在的三大缺陷。
(一)質量業績管理體系殘缺,質量管理的內驅力不足
在我國很多企業的質量管理體系中,常常僅有質量管理組織體系——ISO9000系列的各類質量管理認證體系即屬此類。此內容包括三個組成部分:各相關主體(領導、部門及員工)在質量管理中的權責分工體系、質量管理的流程體系和質量管理操作細則。這三部分內容,反映在質量認證體系文件中,對應的是質量管理大綱、質量管理程序文件和質量管理操作手冊。
而對各相關主體在質量管理方面的業績類型、評價標準、評價程序、評價方法、評價結果的經濟處理和非經濟處理等業績管理方面的內容,則缺乏相應系統化的配套制定,結果,因缺乏足夠的內驅力,使得經過認證的、本來很科學的質量管理組織體系,實際上也很難真正運行起來。
如果把質量管理組織體系比喻成質量管理的“硬件”,則質量業績管理體系就是相應的“軟件”,沒有該軟件的驅動,質量管理組織體系這個“硬件”就只能是空殼子?,F在,我國很多企業都很重視質量管理組織體系的建設,紛紛請有關公司進行質量體系的認證,但對質量業績管理體系認識和重視程度不夠,以致于這些企業的質量管理組織體系沒能發揮其應有的功能。
(二)質量改進活動體系不健全,質量管理的提升作用不強
研究發現,我國很多企業的質量管理體系,不僅質量業績管理體系殘缺,而且,質量改進活動體系也很不健全。質量改進活動體系是質量管理體系三大組成部分之一,在全部質量管理活動中,是質量管理最為鮮活和豐富的領域,日本的QC小組所從事的工作,就是形形色色的質量改進活動。
質量是通過業務流程實現的。業務流程有一系列具體環節組成:設計環節、采購環節、生產制造環節、安裝調試環節、包裝環節和運輸環節。質量管理組織體系要求各環節工作按照既定的質量管理標準進行工作,以期實現產品質量的“標準化”。而質量改進活動則是通過對各環節工作本身的改進、甚至創新,實現質量實現水平的提升??梢赃@么說,一套質量管理組織體系再好,也不過管理的是已有的質量實現水平,而質量改進活動則不同,它是在不斷打破企業質量現實實現水平的上限,促進企業質量實現水平的實際提升。
......
上一篇:全員質量管理的實踐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