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20年間,隨著對于生產率改善項目熱衷度的增長,工業工程部門失去了它以往的受人尊敬、權威和責任。對于為什么會發生這種情況的爭論可能會一直繼續下去,但是一個令人不安的理解卻突顯出來:許多工廠管理人員認為工業工程部門的主要功能就是作為一個培訓基地來提高新的工程專業畢業生的能力,使其能夠進入制造管理的其他功能領域;維持而不是提高企業的總生產率和競爭力。
當工業工程師意識到所處的這種境地,他的實際行動就低于其潛能,工業工程部門因此已經降低了對他們自己的績效期望。但是現代工業工程部門的管理者必須為部門績效設置一個為實現整個生產過程價值最大而必要的、有挑戰性的標準。高期望和大責任將會加強工業工程師在整個公司的作用。
1、工業工程師們總是緊跟最新的發展趨勢,但是其部門卻缺少文化基礎。
沒有提及已經給公司創造價值,但是卻沒有工業工程顯著作用的一些規劃,工廠管理者特別提到了精益制造和統計技術。工廠管理人員對于這些培訓項目的爭議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這些項目為基本制造系統的設計提供了培訓,但這些內容應該在工業工程的學業課程中學過。第二,這些項目變成了解決每一個制造爭議和進行工廠改善的靈丹妙藥。事實上驅動這些流行的培訓項目的市場力量是巨大的。
2、工業工程師們一直受項目驅動,很少關注更大的系統效用
例如,一個工業工程師被指派為一個向汽車制造商提供部件的新制造單元的布置、方法和物料移動而工作。工廠里有某一開放區域,于是他就設計了一條與那區域相適應、平衡性很好的生產線。問題不在于這個設計,而在于它是否應該布置在哪里。這個新制造單元有相對低的物流容量,卻布置在直接貫通運輸和接收的區域,而在工廠里流動的其他產品有更大的物料容量和運輸需求。
制造改善設計影響生產過程的所有方面,因此要確信已經理解,并且評估了由于改善設計引起的變化的全面影響。總之,設計要以改善顧客的全面價值為行動準則。
工業工程師的行動地點在車間。一個工廠管理員說“當我想對工業工程人員講話時,我不應該僅僅通過打電話到他(她)的辦公桌找到他(她),而應該是在車間找到。”毫無疑問設計工作需要如計算機、桌子、電話等等這些辦公用品,但往往正是這些辦公用品將工業工程人員拉離生產車間。因此不要在你的辦公桌上形成阻止你理解價值增加點的舒適區域。術語“想象工程師”就是起源于那些不愿意花費必要時間在車間,以確保他們的設計真實可靠并可以實施的工業工程師。
如果這些還不是你所在工廠工業工程師的例行事務,相信不久以后就會以你為榜樣而形成。這樣做你不僅更加緊密地與生產活動相聯系,你也一定會提出更好的設計,并因此獲得更成功的實施結果。而且,你的責任區域也會因你識別問題的機會大增而在短期內取得顯著的改善效果。
“有時候我覺得工業工程部門人員之所以獲得薪酬,是因為其產生的大量報告”。一個工廠管理人員這樣說。這是不好的。計算機的簡單操作以及大量的可利用的信息使得工業工程師可以對生產過程的任一環節進行建模,并且對它表現的每一個方面做出報告。
列出工業工程部門完成的每一份報告,發放頻率以及發放名單。通過以下四條建議改進這些報告的績效。首先,對每一份報告做一份一張紙的總結,并將其作為新的報告形式。估計完成這些報告的時間并確定這些報告是否還可以簡化。質疑模型的原始假設,考慮你是否能夠進行改進。其次,預測根據這些報告可以制定哪些決策并且由誰來制定。然后調查驗證決策者確實使用了這些報告輔助其制定決策。再次,考察報告發放名單和頻率,確定是否合適。最后,跳過某一天不發放報告,看看有誰詢問。詢問報告的人是唯一應該留在發放名單上的。在嘗試最后一個建議之前你可能需要得到主管的同意。
一些管理人員可能會接受一個有領導支持而置于完美單元布置之上的平庸布置,因為此布置在設計中沒有考慮任何制造因素。這種情況不值得推薦,但是問題很清楚:設計是必要的,執行也是必要的。
6、工業工程師們花費了太多的時間于個人活動
工業工程師需要設計一個短期系統,以及通過對每天、每周、每月以及年度活動進行反饋而得到的長期目標。例如,識別你的內部顧客是誰,確定你能為他們做什么。活動列表可能包括日常維護任務,如更新工藝流程或標準,準備車間搬運報告,也可能包括變動任務,如為改善接單生產率成立支撐系統或者一個特殊項目組。記住,無論什么任務,大多數顧客都期望你能更快、更便宜、更好的完成。
7、工業工程師們提出的變化提議缺少其平穩執行和長期成功的工程細節
變動不可能用規章制度消除,他們必須在設計的時候消除。變動源包括工序時間、生產損失、重工、更換模具、故障以及其他潛在的干擾因素。所有這些變動問題提出了無窮多的改善機會。忽視這些問題或者認為新生產線不會經歷同樣的問題只可能是無經驗之談。
詳細的工業工程要求全面理解可能存在的生產變動,從而能夠預測、協調,如果可能的話,通過工程設計來消除這些變動。例如對每一工作站隊長的設計,目標是零,但是可能需要一定的隊長以吸收生產變動。短的隊長能夠吸收一定的生產變動,而且可以只通過快速修正設計不良的工作單元確保不會出現更長的隊列。
工廠管理人員的績效是以工廠的績效為基礎的。制造業競爭的現代平臺需要與整個生產過程緊密聯系的工廠管理人員。因此,工廠管理人員應該是生產過程中的技術人員,而且要能夠迎接來自各方面影響工廠整體績效的變化的挑戰。工業工程師必須遵循合適的工程原則進行改善設計,并選擇適當的工具進行評價。
當你決定運用計算機模擬去評價一個新設計結果時,要有選擇性。先準備一份綜合所有變化的詳細的工藝流程圖。識別哪些循環時間和變量是已知的,哪些是估計的。如果估計量太多,你可能應該為尋找更好的設計工作,而不是進行模擬評價。工藝流程單表明過程步驟、工序時間、產品組合和干擾因素有很大變動嗎?工藝過程中的變動真的重要嗎?如果答案是,那么模擬可能是進行分析和設計的最佳工具。
當一個工廠管理員告訴我工業工程師的主要職責就是制定標準、工藝和物料清單時,我不認為他意味著侮辱,但是事實卻是這樣。工業工程師接受了所有工程方面的訓練,應該承擔起改善生產過程的責任。制定標準和工藝是改善生產過程的基礎,然而,這些活動必須通過目標和反饋機制的設定、生產系統的再設計,甚至產品的再設計而提高到能夠實現重大改善的層次。
從體積最大或者價值最高的那些產品的全面價值分析開始,看看它將會引導你到哪里。一般來講,加工步驟的消除、生產支持的減少(例如管理和維修),以及產品的再設計都是全面價值分析的最終結果,生產過程的革命性變化也將因此而實現。
工業工程師要處理生產過程中許多功能領域的復雜事務。一個新制造單元的設計就包括制造人員、管理員、物料移動者、安全人員、物料控制、工會代表、顧客服務、品保人員、人力資源、工程、維修等等人員和部門。這些都是工業工程師廣泛的顧客,而所有的顧客都有他們自己的日程安排。
工業工程師們,在工作中習慣了指出別人的毛病,指出別的地方存在低效與浪費,現在終于有人總結除了工業工程師們在工作中的缺陷與不足。改善與高效,不僅你我,要雨露均沾,滋潤每一個人。工業工程師們,一起分析一下這些問題自己身上是否存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