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黎芳在與新員工座談會上表示,通向成功的道路上布滿了荊棘,要有與挑戰共存、與卓越同在的決心和信心,不斷學習、不斷創新,絕對敢于嘗試和探索,能夠吃得起苦、受得住累、經得起摔,不計較一時一刻成敗,勇于在艱難困苦中昂首挺胸,在荊棘磨礪中百折不撓。
華為人 | 來源
近日,華為公司高級副總裁、董事陳黎芳與新員工展開座談分享了對華為的理解以及對華為精神的體會。
從人類社會的發展歷史來看,社會的進步都是問題驅動的。“在這樣的歷史大邏輯面前,作為一家商業公司,我們也有信心、有決心面對在發展過程中所遇到的任何困難和問題。”
陳黎芳表示,通向成功的道路上布滿了荊棘,要有與挑戰共存、與卓越同在的決心和信心,不斷學習、不斷創新,絕對敢于嘗試和探索,能夠吃得起苦、受得住累、經得起摔,不計較一時一刻成敗,勇于在艱難困苦中昂首挺胸,在荊棘磨礪中百折不撓。
以下是文章全文:
風浪中與理想同行——不負芳華
因此,從人類社會的發展歷史來看,社會的進步都是問題驅動的。人類主動應對、積極解決好所遇到的問題和困難,那就能夠開創一個全新的文明,推動人類更好地進步和發展。
在這樣的歷史大邏輯面前,作為一家商業公司,我們也有信心、有決心面對在發展過程中所遇到的任何困難和問題。
2
華為是在內外部挑戰中成長起來的
不過我覺得再大的困難,也比不過創業開始遇到的困難。華為那時候是“三無”公司,沒有資金、沒有技術、也沒有背景,任總帶著幾個人就開始創業。那個年代的創業環境非常艱難,華為一開始代理銷售香港公司的產品,后來對方說取消代理就取消了,突然之間停止供貨了。再后來,我們自己搞研發遇到資金問題,發展市場遭遇惡性競爭,全球化過程中遇到跨文化問題等等,我們都堅定地走過來了。
華為在應對這些內外部困難和挑戰的過程中,也逐步發展出了公司的企業文化和價值觀,并倒逼形成了公司可持續的發展機制。一是以堅守共同價值為前提的集體領導和治理機制,二是堅持聚焦在戰略機會點上構筑持續領先優勢的發展機制,三是秉持多勞多得原則并用合理的價值分配激發更大價值創造的分配機制。同時,因為我們誕生在中國,任何時候我們都必須以嚴格的標準來要求自己,尤其體現在全球化進程中遵紀守法、合規運營,這是華為發展的基石。這些,都源自于對挑戰和苦難的總結,也支撐了華為不斷走向成功。
3
傘兵天生就是被包圍的
這也讓我們意識到,在不斷發展和強大的過程中,一定要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一定要正確認識我們所面臨的挑戰和困難。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在科學認知的基礎上,采取有力的應對措施和辦法,在未來不可預知的情況下,即使發生極端變化,我們也能夠臨危不亂,我們也能夠繼往開來。
《兄弟連》中有一句名言“傘兵生來就是被包圍的”,因為傘兵是沖在最前端的部隊。同樣,我們要追求領先,通向成功的道路上也布滿了荊棘,所以,我們要有與挑戰共存、與卓越同在的決心和信心,不斷學習、不斷創新,絕對敢于嘗試和探索,能夠吃得起苦、受得住累、經得起摔,不計較一時一刻成敗,勇于在艱難困苦中昂首挺胸,在荊棘磨礪中百折不撓。
二戰中,一架被打得像篩子一樣,渾身彈孔累累的伊爾-2戰斗機,依然堅持飛行,終于安全返航。因此,我們說,沒有傷痕累累,哪來皮糙肉厚。英雄自古多磨難!
4
堅信地球是圓的,就一定能夠創造歷史
航海家們憑借對地圓說的信奉和對東方國家的向往,在沒有準確的地圖,并不知道中國和印度具體在哪的情況下,堅信地球是圓的,只要一直向西繞行地球航行就能過去,歷經兩個世紀遠航與探尋,終于創造了大海航時代。
美國發動對華為的一系列政治打壓,我們堅信能挺過去,而且我們深信還能再上一個新的臺階。
因為,我們選擇了為科技發展不斷努力,選擇了為人類社會進步而不斷貢獻,這是我們的理想,這是普世的價值選擇,這也是正義的力量砥柱,這更是偉大的使命召喚。人類社會是走在科學發展的大道上的,這也是人類的福祉和尊嚴。因此,只要持續為此付出我們的集體智慧和科學精神,我們就相信能獲得更多正義和善良的力量和支持,這是我們的信仰。
華為2019年的新年致辭中講到,極端不公平事件會把我們逼向世界第一。但怎么做到世界第一?我從任總講話中體會、總結了兩點,其一就是方向大致正確,第二要組織充滿活力。
對華為來說,我們做了一個判斷,那就是人類社會肯定會進入到萬物互聯的智能世界。那怎么實現萬物互聯的智能世界?我們覺得首先要實現萬物聯接,極簡的、透明的聯接,這就是華為確定的一個大致正確的發展方向。
此外,我們還講要多路徑、多梯次地投入。關于多路徑,譬如大航海時代,有一路向西試圖環行地球抵達印度的哥倫布和麥哲倫,也有向南再向東的迪亞士和達伽馬。華為的多路徑也是一樣,在不同的路徑上有不同的投入方法。關于多梯次,既有前期探索的哥倫布和迪亞士,也有后期麥哲倫和達伽馬。在華為,既有做科學樣機A梯隊,也有做商業樣機B梯隊,還有做多場景C梯隊。
方向大致正確以后,組織就是關鍵因素。華為進入了一個比較規范化的管理時代,慢慢地變成了特別成熟的、功能齊全的組織,為公司在2018年實現千億美金收入帶來了巨大幫助,這種穩定有序的組織,是可持續的、是可復制的。
這兩年,我們也開始進行一些組織管理上的變革,對此的定義就是“管天管地”。“天”指的是價值觀,“地”則是公共服務平臺,在維持統一的價值觀的情況下提供一個非常成熟好用的平臺,使得“天地”中間的所有業務根據特性蓬勃發展。
任總在多次講話中,強調公司需要5到10年的時間把組織調整到既穩定又充滿活力的方向上。挑戰就是隊伍的磨刀石,我們的隊伍既要英勇奮斗,又要靈活機動,不拘一格選人才,未來的領袖團隊將在這場變革中誕生。
我們進入數字智能時代,數字化將重構我們的生產方式、生活模式、社會關系和倫理法則。因此,這是一個全新的開始,代表著整個產業將進入一個新時代。你們有新經驗、新技術,新技能,這些正是公司需要的。因此,每個人都有機會成為數字大航海時代的哥倫布、麥哲倫、迪亞士和達伽馬。在華為,我們一起見證歷史,共同創造歷史,攜手邁向未來。
上一篇:企業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