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豐田精益生產方式中,管理人員在現場,碰到問題立刻解決,解決不了要停線,人人壓力都很大的,誰都不想因為自己工位的原因停線,這里的問題是解決間題要快要徹底以防止復發。
豐田把問題分為三層:
“為什么機器停了?”
“因為超負荷,保險絲斷了。”
“為什么超負荷運轉?”
“因為軸承部分的潤滑不夠。”
“為什么潤滑不夠?”
“因為潤滑泵汲不上油來。”
“為什么汲不上油來?”
“因為油泵磨損,松動了。”
“為什么磨損了?”
因為沒有安裝過濾器,混進了鐵屑。”
為什么不安裝過濾器?”
到最后發現沒有安裝過濾器導致機器停止,這就是真因。
這種連續問5個為什么的尋因技術和豐田的具體情況是分不開的。這需要:
1.執著,對于問題尋根追底的精神。這種品質不是培訓和學習出來的而是需要一定文化背景的。其他民族很少有日本民族這樣的(對內部)團結、服從、執著、較真的,近乎于“愚直”的精神。
2.團結互助的組織形態。這種尋因方法簡直是一種文化了,因為它需要人人都摒棄自私,忘掉自我而全身心地投人。
3. JTT倒逼的結果。因為JIT不能有庫存,需要零不良生產,所以生產中不能有故障,就需要解決掉一切可能影響生產的問題,那么有了問題即便是小問題也掩蓋不住,倒逼得人人不得不盡力發現真因,解決掉一切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