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覺得不愿工作,但為了吃飯又不得不干,該怎么辦?
面對困境,你是躲避困難,逃之夭夭,還是與困難正面對峙,正面交鋒?
為什么那個人,在那么難的事情上,那么輕易地就成功了呢?
面對人生的疑惑與困境,聽聽稻盛先生給我們的建議。以下,Enjoy:
1、把工作看成不得不干的“必要之惡”
本意是不愿工作,但為了吃飯又不得不干。
所以希望工作輕松又能多賺錢。內心不想受單位約束,只重視私人活動時間,想埋頭于個人興趣。
今天許多人已經喪失了對“工作”的根本意義的認識。
我想對他們說:理解工作的意義,全身心投入工作,你就能度過幸福的人生。
2、明天要比今天做得好,后天要比明天好,天天鉆研創新,天天改善改進
我年輕時作為技術人員每天都搞研究。
我從那時起就有了這個意識。每天的改進似乎微不足道,但一年365天不斷積累,甚至連續數年,那就會帶來巨大的進步。
即使做同一件工作,也不是簡單地重復,而是反復鉆研改進,這一點非常重要。
3、人生決定于在命運中與什么人相遇
在命運中遇到對自己抱好意善意的人,因而時來運轉,要有一個前提,就是自己也是一個抱善念、施善行的人。
如果我們一味利己,只考慮自己的得失,那么對方也會成為自我中心的利己主義者,他也會從自己的立場出發,根據自己的利害得失提出意見。
這樣就不會有好的結果。
4、我們每個人都具有與宇宙本身相同的要素
“為什么那個人,在那么難的事情上,那么輕易地就成功了呢?”
用理性分析看似根本做不成的事情,但只要讓自己內心深處的真我與宇宙相連接,上天就會出手相助。
意識到天能助我,提高自己的品格,使得上天樂于相助,那么無論多么困難的問題都一定能解決。
5、垂直攀登出,力行正道
無論何事都要認真面對,正面碰擊——有時這等于把自己逼入背水一戰的境地。就是說,遭遇困難時決不逃避,抱一股憨氣傻勁正面迎擊。
這確實很難,但你直面的問題非解決不可,這時候,你是躲避困難,逃之夭夭,還是與困難正面對峙,正面交鋒?
這是能否做成大事的關鍵所在。
6、一個健康的身體,特別是一顆自由的心靈,才是我們最大的幸福
但是簡單地說“幸福就是心靈的自由”,大概會讓很多人產生誤解,以為幸福就是隨心所欲,一味按照自己個人的喜好行事。
這里所說的心靈自由并沒有那么膚淺,它是要讓我們的心靈從煩惱 (即貪、嗔、癡) 的束縛中解脫出來。
7、我從年輕時就這么思考:“人活在世人,總要為社會為世人作一點貢獻
給人一句親切的話語,用笑臉待人接物等等,哪怕很細微的事情也行,讓周圍的人感到‘有你在真好!’
這種生活姿態很重要,人生的價值就在于此”。
8、在政府中執掌國家之政是行天地自然之道,不應挾雜半點私心
不論何事都該秉持公平,依循正道,廣舉賢才,讓能忠實履行職務者執政,方為天意。若有真正賢明適任之人,應該立即將自己的職位相讓。
“德高者升官位,功多者厚褒賞”。此言是也。
9、比信用更高的是尊敬
經商、做事業,一般人都講“信用第一”。
但比信用更高的是尊敬,如果我們具備值得客戶尊敬的高尚的人格,就可以超出一般的信用,更容易展開商業活動。
同時我們經營者具備高尚的人格也能贏得員工的信任和尊敬。
因而為塑造值得周圍人們尊敬的人格所需要的判斷基準、哲學、思想,就非常重要。
10、不管年紀多大,我們仍要訴說夢想,描繪未來光明的前景
無夢之人不會有創造和成功,他的人格也無從成長。因為人格只有在描繪夢想、鉆研創新、不懈努力之中才能得到磨練。
從這個意義上講,夢想和愿望就是人生起飛的跳板。真正的創造,不是已有的科學常識的累積,它從躍動的靈感開始。這種靈感營造了哲學,被證明、被接受以后才變成科學。
許多人的人生之所以失敗,就是因為對自己的人生缺乏主動策劃,或者缺乏有效的策劃,因此總是被命運和生活所奴役,不能自主人生。
作者 | 稻盛和夫
<p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max-width: 100%; clear: both; min-height: 1em; color: rgb(51, 51, 51); font-family: -apple-system-font, BlinkMacSystemFont, " helvetica="" neue",="" "pingfang="" sc",="" "hiragino="" sans="" gb",="" "microsoft="" yahei="" ui",="" yahei",="" arial,="" sans-serif;="" font-size:="" 16px;="" line-height:="" 1.5em;="" letter-spacing:="" 2px;=""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overflow-wrap:="" break-word="" !important;"="">本文來源 | 本文整理自稻盛和夫個人微博分享,本號致力于好文推送,所發內容僅供學習、交流之目的。若涉及版權問題,煩請留言聯系刪除。下一篇:企業如何做好員工發展與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