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管理缺乏具體的計劃,從小組長到廠長對生產工藝要求,生產進度都是口頭表述,能做多少算多少。
2、管理者盲目追求產量。
管理者只下達任務,不分析研究如何正確指導員工實際操作,做到哪里想到哪里。
4、管理者缺乏組織統籌能力。
產品質量出了問題,管理者不是先解決問題,而是選擇逃避或是互相推卸責任。
6、部門各自為政。
大多數車間管理者對品質要求模糊,常掛在嘴邊的是:“我早就說過了”、“真煩”、“差不多可以了”等不負責任的話。
8、管理者缺乏成本核算、規范記錄觀念。
管理者五組織架構觀念,導致部門之間工作不協調,崗位職責不清,工作無計劃、行動無目標、操作工無責任感,技術人員之間更是缺乏溝通。
10、管理者缺乏管理程序規范。
生產工藝資料的編寫格式不標準化,發放不規范,如何存檔編號裝訂等都沒有規范性。
12、采購計劃不明。
部門主管缺乏嚴格的組織紀律性,原則性不強,難以約束下屬。
14、人員流動頻繁。
管理缺乏規范性,以致質量控制不佳,常常帶款出貨。外發跟單員無序操作,經常發錯料。
16、管理者缺乏整體規劃能力。
卓越的本質是“創新”
利潤的本質是“流程”
營銷的本質是“結算”
在此基礎上,總結出車間生產管理的4大要點:
1、關鍵是授權。
執行不好,一切等于零。管理者明確崗位職責分工,流程管理確保工作流向,達成目標一致性。
3、核心是激勵。
授權不等于棄權,授權以后最重要的是監督整個過程,管理者管理并控制確保措施貫徹執行,并加以指導。
上一篇:正確認識6S管理才能做好現場改善
下一篇:淺談生產車間的現場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