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相信“我具備無限的能力”——這樣的思維方式
發布時間:2021-12-11 瀏覽: 次
將信將疑,那么“能力會提升”的表述方式或許更容易理解。只要努力學習,就能使成績提高。如果能力沒有提升,說明你沒有去磨煉它。
在經濟最為低迷的時期,企業家激勵自己的營業部長:“現在咱們公司的訂單很少,你要加倍努力,從客戶那里爭取更多的訂單。”而營業部長勢必會找各種借口:“爭取訂單是多么困難”“當前的市場環境多么不景氣”“不光是我們公司,同行都在苦苦支撐。這是大環境所導致的……”總而言之,營業部長的各種說辭都是在給“做不到”找理由。企業家聽到這樣的話,往往會心軟,覺得“經濟形勢如此嚴峻,爭取訂單果然很困難。我的要求或許是有點強人所難。”
不僅限于公司業務,企業家在談及公司發展方針時,也會有類似的想法。“公司如果一直依靠現有業務,還能持續發展嗎?時代在不斷變化,雖然我從父親那里繼承了這家公司,如果一直固守著父親的‘老行當’,恐怕會逐漸衰敗。如今的報刊雜志上經常提及各種全新的行業和投資項目,倘若條件許可,我也想參與。可自己沒有相應的能力,公司也沒有相應的技術和資金。說到底,這只能是做白日夢。”
像這樣,把所缺乏的條件在自己面前“堆積成山”,當然會讓人立刻想要放棄。這種做法是不可取的。要相信人類具有無限的可能性,“先試試看吧!萬一成功了呢。”必須抱著這樣的積極態度,追求自身的可能性。
這說起來容易,但做起來確實很難。即便如此,也千萬不要輕易下結論放棄——“這個太難了,我們不可能做到的”,而要硬著頭皮想辦法——“只要一步步努力,應該能行得通”。這樣一來,便能激發付諸實踐的動力——“動手試試吧”。一開始取得的成果可能微不足道,但這種類似“蝸牛上樹”的努力精神,正是發展進步的原動力。
<section style="margin: 0px 8px; padding: 0px; max-width: 100%; color: rgb(51, 51, 51); font-family: -apple-system-font, BlinkMacSystemFont, " helvetica="" neue",="" "pingfang="" sc",="" "hiragino="" sans="" gb",="" "microsoft="" yahei="" ui",="" yahei",="" arial,="" sans-serif;="" font-size:="" 17px;="" letter-spacing:="" 0.544px;="" text-align:="" right;="" line-height:="" 1.5em;=""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overflow-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曹岫云 譯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