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離職之后,對企業還有什么用?
發布時間:2021-12-11 瀏覽: 次
離職員工,尤其是核心員工,他們不僅是企業精神的傳承者,也是企業文化的表現者。離職員工在新崗位上的出色表現會折射出原公司的企業文化之光。
比如通用電氣(GE)的名聲,不只在于它持續的高盈利,還在于它被稱作“CEO的搖籃”。
一位曾經從ANTAL國際離職的員工,跳槽到某知名制藥企業擔任中國區的招聘主管,而ANTAL國際也提供該行業的人才招聘服務,雙方皆知根知底,減少了大量介紹和建立信任的程序,又有好的離職者管理流程,公司與該員工的關系融洽,很快雙方就達成了合作合同。而這僅僅是眾多生意中的一筆。如果沒有離職管理,甚至讓員工懷著怨恨離去,公司的服務再好,這次合作也無法達成。
有一套科學完備的“回聘”制度。為了鼓勵“核心人才”回槽,公司制定相應的服務年限計算辦法:假如前雇員在6個月之內被重新聘用,他以前服務年限將累計計算;如果超過6個月,僅按照他以前服務年限提供獎勵;如果員工6個月之內被重新聘用,且在辭職前已經是正式員工,可以免除試用期。
邀請離職員工參加公司的年終慶典,向員工介紹公司一年的發展和成就以及接下來的規劃等。
定期安排與離職員工關系較好的同事相互問候。離職員工也會把離職后的一些信息及時反饋。
針對一些區域分公司,工作居住在當地的離職員工還會幫助其開拓區域市場。
面對“主動流失”人才的巨大比例,更多的中國企業將重點放在招聘上,認為“挖”來的員工是財富,而辭職員工就是損失。
所謂員工離職管理不僅僅包括通常的員工出現離職征兆時的面談挽留、離職手續辦理、競業協議簽訂、離職后的面談、員工離開企業后的關系維護;更重要的還包括企業的人才保留機制的建立、員工離職的預防、突發離職帶來的危機管理等。
跳槽的優秀員工重返公司效力不僅聘用成本低,而且忠誠度較高。西方很多公司在對離職員工的再雇用上有制度上的傾斜。
IBM認為,從IBM離開的員工出去干上幾年后會學到一些東西,如果他們愿意回IBM,公司的門總是敞開的,他們會增加新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