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看點
1.質檢工序太多會增加成本,還會破壞生產節奏;
2.質檢工序的最終目的不是檢驗產品,而是找到生產過程中確保品質的方法,去除質檢工序;
3.未把質檢工序當成調查不良品產生原因的工具、對數據進行管理的體制不健全等4.是質檢工序只增不減的重要原因;
5.把目光聚焦于“制造之時”和“制造過程”上,設置“良品條件”,觀察其是否滿足,能夠有效減少質檢工序;
6. 企業應注意“良品條件”中存在的偏差。
減少質檢工序
質檢工序的目的是為了確認制造出來的產品是否為良品。現如今,質檢工序正在逐漸腐蝕制造業的現場:隨著制造的復雜化,品質保證愈加困難,質檢工序也逐漸增多。質檢工序一旦增加就很再難削減下去,這些環節最終都會變成企業的沉重負擔,降低企業的競爭力。從根本上來看,沒有任何附加價值的質檢工序越少越好。
但這里有一個問題:如果不檢查成品質量,又如何在制造環節中判斷產品是否合格呢?為了突破這個瓶頸,企業需要確立制造良品的方式,也就是迎接挑戰,創造出“制造良品的條件”,實現匠人之道。
“質檢工序太多了,怎么減少呢?”為制造業提供咨詢及工程服務的埃姆特科技公司(AIMNEXT,總部位于東京),最近收到了很多類似的問題。本是為品質“把關”的質檢工序,怎么反倒給制造現場造成了困擾呢?
圖1 對沒有質檢工序,或者質檢工序較少的生產線的需求
去除或盡量減少加工工序間的質檢工序,可以提高生產效率,加速工廠的自動化進程。
檢查本身成了唯一目的
埃姆特董事長清威人表示,質檢工序增加有各種各樣的理由,但最主要的還是“不良品的產生”。這種情況下,即便企業無法立刻搞清楚狀況,也要馬上恢復生產。因此,企業常常通過追加一道質檢工序,來防止不良品流入下一道工序。
豐田汽車的豐田生產方式(Toyota ProductionSystem,TPS)中有一個重要概念“自工序完結”,即生產線的各個工序要保證自己的品質,不讓不良品流入下一道工序。因此,質檢工序的設置,可以說是一種臨時對策。
問題是,質檢工序設置之后依舊會產生不良品,企業往往不究明其中的原因,只會不斷地推行檢查。埃姆特董事長清威人表示:“通過比對制造條件和檢查結果,充分、靈活地利用質檢工序收集到的數據,能夠得出行之有效的對策,甚至有望完全廢除質檢工序。但遺憾的是,很多企業只會單純地用質檢工序來判斷產品是否合格。”隨著時間的流逝,很多相關人員都離開了生產現場,所以很多時候,“檢查”本身成了唯一目的。質檢工序一旦增加就很難減少,說的也是這個道理(圖2)。
圖2 質檢工序增加(不減少)的機制
不良品的產生等問題會讓企業增加質檢工序。如果不究明問題的根源,就會讓質檢工序殘留下來。理想狀態是,查明不良品產生的原因,停止質檢工序。
埃姆特董事長清威人指出:“從根本上講,企業不僅要反省事后追加的質檢工序的必要性,還要時刻檢討所有質檢工序的設置是否合理”。如果還是頻繁產生不良品,那么以查明原因為目的而增設的質檢環節就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反之,如果不良品的發生確實在逐漸減少,那么就可以探討檢查工序的留存問題了。雖然產品交付前的“最終檢查”很難一下子全部廢止,但是在企業工廠的生產線上,為了防止不良品流入下一道工序,還增設了很多“工序間的檢查”,這些檢查是否有必要,企業需要自行判斷。
可惜,現實情況恰恰相反。很多企業的“工序間的檢查”不減反增。《日經制造》雜志通過發送終端信息的方式,向“日經制造NEWS”的讀者朋友們發送了調查問卷。調查結果顯示,針對“近年來,您工作的工廠有沒有增加工序間的檢查”這一問題,有70%的讀者回答“增加了”。工序間的檢查增加,但維持在適當的水平,這是沒什么大問題的。但在增加數量上,60%以上的讀者都回答了“多”。
為什么質檢工序只增不減呢?“雖然日本企業都實行了可追溯性體系,但把質檢工序當成調查不良品產生原因的工具,對數據進行管理的企業少之又少”。雖然很多企業都有意減少質檢工序,但體制方面還不健全。
圖3 “檢查”和“監視制造條件”
檢查,是查看制造出來的產品。而監視制造條件,是關注制造時的過程。
你可以這么理解:我們在進行質檢前,會先給產品的尺寸、外觀等定一個基準,然后判斷這些條件是否得到了滿足,進而判斷產品是否合格。而所謂關注過程,就是對模具溫度、螺絲扭入時的扭力等一系列制造條件設定一個基準。也就是說,要確立制造良品的制造條件(良品條件),然后再監視這些條件是否得到了滿足,進而做出判斷。
例如,阿雷斯提公司(Ahresty)的主營業務是鋁合金壓鑄成型。一直以來,阿雷斯提都是通過X光照射成品來進行成型產品內部構造檢查的。而現在,阿雷斯提會通過觀察是否滿足實際制造條件來判定產品是否合格:如果實際制造條件滿足良品條件,那么就判定該產品為良品,將其順利流入下一道工序;如果實際制造條件不滿足良品條件,那么就單獨進行內部照射檢查。
X光裝置的內部檢查原理,是看成型產品內部是否存在空洞(空巢)。產品內部的空洞會降低產品的強度和耐久性。這種成型產品主要用于汽車,是一種安裝在汽車底盤上的支架零件,也是一種與汽車性能直接相關的“重要安保零件”。所以,有空洞的產品都會被認定為不良品。為了找出這些不良品,阿雷斯提此前采用的一直是X光內部檢查的方法。
要想去除內部檢查,企業需要找到可以滿足不會產生空洞的良品條件。阿雷斯提將以往產生不良品的制造條件和內部檢查的全部數據進行了比對,詳細分析了產生空洞的原因,把空洞的主要成因列為制造條件,通過把握“在什么樣的條件下可以生產出良品/不良品”確立了良品條件。
<p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max-width: 100%; clear: both; min-height: 1em; color: rgb(51, 51, 51); font-family: -apple-system-font, BlinkMacSystemFont, " helvetica="" neue",="" "pingfang="" sc",="" "hiragino="" sans="" gb",="" "microsoft="" yahei="" ui",="" yahei",="" arial,="" sans-serif;="" letter-spacing:="" 0.544px;="" font-size:="" 14px;=""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overflow-wrap:="" break-word="" !important;"="">你所在的企業有沒有多余的質檢工序?你的企業是如何處理不良品問題的?
下一篇:PDCA實施的八個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