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生產現場管理做到這些,也是沒誰了
發布時間:2021-12-10 瀏覽: 次
現場包含“現”與“場”兩個因素。“現”就是現在,現時的意思,強調的是時間性。“場”就是場所,地點的意思,強調的是區域性。“現”與“場”結合在一起,就是賦予了一定時間的特定區域。對于制造型企業來說,現場就是生產車間。
1.當問題(異常)發生時,要先去現場。
2.檢查現物(有關的物件)現象(表現出的特征)。
3.當場采取暫行處理措施。
4.發掘真正的原因并將它排除。
5.標準化以防止再次發生。
1.現場的質量管理
現場如何確保優良品質呢?避免失誤的5原則:
a、取消此作業
b、不要人做
c、使作業容易化
d、檢查
e、降低影響
2.現場的成本管理
降低成本最佳方法,就是剔除過度的資源耗用
a、改進質量:工作過程的質量,合理的5M
b、提高生產力以降低成本:不斷地改善
c、降低庫存:流動資金、儲藏、搬運、質量隱患、新產品
d、縮短生產線:合理的生產線工人
e、減少機器停機時間
f、減少空間
g、現場對總成本降低的作用
3.交貨期:管理者的主要工作之一
4.現場實際作業應把握的內容
a、生產作業計劃的合理性、生產計劃與實際困難、計劃調整的影響
b、人員狀況、員工的技能、缺料設備故障引起的停產、不良品對策及處理
c、零部件/工裝夾具/生產輔料是否齊全、生產是否正常、工作方法可否改善
5.現場的基本方法
深入一線、信息暢通、了解生產能力、注意員工狀態、時間/動作研究
6.現場的注意事項
異常處理的制度化、現場教育、解釋、工作職責明確、公正評價員工
生產準備是新產品從開始試產到批量正常生產的整個過程中,為了確保新產品能夠按計劃順利進行試產、批量生產,保證產品質量,而進行的相關人員培訓、指導書制定、物流調達、設備(含工裝、量具、工具)的準備活動。
現場確認
1.現場配置管理表:
也叫生產線配置管理表:它的形式象檢查清單一樣,可以使管理者確認現場的布置狀態。
指定工位人員,工具用品,儀器,材料的放置區域,作業方法,記錄單等。
2.現場器具點檢。
時機,范圍,責任者,頻率,方式,內容,記錄,確認。
作業日報的要求
設計要求
必要的事項齊備,項目盡量精簡
項目順序要符合實際作業或邏輯習慣
減少描述或數字填寫,用符號或線條代替記入
采用標準用紙,避免過大或過小,方便存檔
應把握的內容
每人的工作日報是否準確
材料/作業/產品有無異常
作業效率
是否達計劃
生產效率與設備效率
不良產品及工時損失
工時現人員配置是否合理
整體實績情況
生產統計方法
1.內容:
產量,投入的資源。生產合格率,不良率,直通率,生產性。
2.要求:
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及時性)。真實性
3.各級管理人員的總結:
A.生產數量
B.品質,生產合格率,不良率,直通率
C.人員狀態。出勤率,違紀,出差錯
D.生產事故,損失工時
E.物料供給狀態。
F.機器設備問題
G.技術,工藝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