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屆納思達股份《Cell Line單元生產線實戰》精益培訓圓滿舉
發布時間:2022-02-24 瀏覽: 次
當今世界已告別大批量生產的賣方時代,隨之而來的是個性化需求的小品量多品種短交期的買方市場,企業被要求“客戶需要什么就能制造什么,能賣的東西要趁早制造出來”。
在個性化需求的買方市場下,一切都在變化中:種類,規格,數量及交期每次都在變,在傳統的生產方式和管理模式很難應對,工廠疲于應付交貨,導致效率下降,成本上升。
為適應多品種小批量的、而且交貨期短、客戶不斷壓價的市場環境。
我們必須減少庫存,縮短生產周期時間,降低成本,減少 浪費,保證質量和交貨期,滿足顧客的要求,以形成企業能保持長盛不衰的核心競爭力。
我們如何做到這些?答案是告別大批量的流水生產方式,采用Cell Line單元生產,以適應當今時代的多品種小批量短交期的買方市場環境。
有人說20世紀是大量生產、大量消費的時代,21世紀則是少量生產、多樣化消費的時代。傳統的流水線生產方式需要大規模投入,適合大規模生產,而單元生產方式靈活機動,適合多樣化生產。國際工程協會曾預言,未來將有70%的企業實行單元生產方式。單元生產方式將成為制造業的主流生產方式之一。
單元生產方式是隨需而變的生產方式,單元制生產方式綜合了單件生產與大批量生產的優點,既減少了單件生產的高成本又避免了大量生產的過度剛性。企業單元同企業整體組織結構的自相似性強調自主,目標的自相似性強調自律。企業單元通過自律和自主的統一,達到效率和柔性的統一,較好地適應了多品種、小批量、短交期、準時制的市場需求形態。
單元生產方式不但有經濟效率,也有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多能工”、“職能一體化”、“工序一體化”、“同步化”、“人少化”使員工的自主性增強,工作更富于挑戰性和責任感、成就感,增強了工作樂趣,減少了單調性,增加了工人福祉,因此單元生產方式具備一定的社會改良功能。單元生產減少了庫存、搬運等浪費,降低了物耗和能耗,也產生一定的環境效益。所以單元生產方式在日本被譽為雙E(Ecology——環保、Economy——經濟)生產方式。
2021年11月根據納思達股份有限公司的戰略規劃和方針需求,納思達股份有限公司委托深圳市 方圓智匯 科技有限公司提供《Cell Line單元生產線實戰》 精益生產 培訓課程,對納思達內部進行精益人才培訓,以滿足企業發展的需求。
本次精益人才培訓于2021年11月12日至13日在納思達精益人才培訓中心圓滿收官。
本次培訓由方圓智匯首席精益顧問精益金牌講師 劉智 老師授課,培訓對象為納思達股份各事業部門優秀職員、管理者、精益工程師、技術人員等,共45位學員參加了本次 精益管理 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