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企業負責人沒有深刻的品質管理意識。
不少負責人關心的僅僅是企業的盈利、現金收支等指標,一提到質量就會想到要耗費資金、加大投入,不如得過且過,對于質量成本沒有一個正確性的認識,不能很好的區分符合性成本和非符合性成本的真正涵義,找不到既能很好的控制品質管理成本(非符合性成本),又能顯著提高產品質量的途徑。
2、忽視品質管理的教育和培訓。
中國有句古話“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一分汗水一分回報,企業不重視產品質量、不重視過程的品質管理把關,行使品質管理檢驗職權的部門在企業內成為雞肋,人員得不到培訓、檢驗能力得不到提高、檢驗力量薄弱、檢驗手段得不到更新再加上檢驗崗位待遇偏低,結果形成了不良循環,致使整個組織的質量管理水平難以提高。
3、對于品質管理的方式方法沒有一個系統性的認識。
只知道產品質量好就可以,而不知道如何實現這種良好的愿景,不知道采取什么途徑去達到目的,不懂得品質管理工具的應用,對于品質管理工具的使用仍處于一種感性認識狀態,當TQM全面質量管理被一些制造業引進和推行的時候,眾多的中小企業仍聞所未聞,閉目塞聽。
4、對品質管理僅限于紙上談兵,品質管理的理論與實踐脫節。
一些中小企業雖然也有一部分懂品質管理的人員,但是這部分人員缺少實戰能力,僅對品質管理的理論理解,但在運用品質管理工具方面卻停留在事后、匯總階段,使得品質管理工具的應用對過程控制不能起到很好的預防作用。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有多種,主要是這部分人員對產品、技術等方面缺少深入的了解,以及缺少強有力的權力支持,同時檢驗人員的執行力不足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
中小企業要想把以上品質管理問題都改掉,需要有一套實戰型的、系統化的品質管理方式、方法的來制約其品質管理水平提高。具體來說需要做到以下兩點:
1、流程的簡單化
中小企業可能在體系組織架構因為一人多職,但在流程方面要做到清晰、明了,才能做到流程簡單,效率提高,品質管理有所保證。不少中小企業可能因為人力的原因,簡化了很多原本應該具有的流程,但在人員職責方面應該要有足夠的規定并且清晰化,才能保證該做有人去做并且做到位,品質管理不會出現漏洞。
2、培訓的系統化
中小企業大多沒有專門的培訓中心,更不用說會請專業的顧問公司進行品質管理知識培訓。對于很多中小企業來說,這樣的人力和財力投入有些困難,但這并不會影響企業培訓系統化的規劃。關鍵是中小企業高層管理要有品質管理意識,明白培訓對于企業來說可以產生的價值。
上一篇:自働化導入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