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家品質獎是全面品質管理最完備的標準,但是戴明獎仍是全球公認的品質桂冠。獲獎條件是在規定的年限內通過運用全面品質管理使組織獲得與眾不同的改進。目前戴明獎是頒發給在以下三個領域做出貢獻的個人或組織:
1) 對全面品質管理的研究取得杰出成績;
2) 對用于全面品質管理的統計方法的研究取得杰出成績;
3) 對傳播全面品質管理做出杰出貢獻。
戴明獎定義全面品質管理是一組有系統的活動,由全公司的員工有效率和有效益地執行達成公司的目標,目的是在適宜的時間和價格上,提供有品質的產品和服務讓客戶滿意。定義中的“公司的目標”是指經由一致的和持續的客戶滿意保證公司能長期獲利和成長,提高員工滿意度,所得利益給股東、事業伙伴和社會。戴明獎中實施全面品質管理的內容包括了下列幾項,總分是100分:
1) 經營管理政策和展開,20分
2) 新產品開發和工作流程創新,20分
3) 產品和流程維護和改善,20分
4) 管理系統,10分
5) 信息分析和IT應用,15分
6) 人力資源開發,15分
企業運行全面品質管理的成效,戴明獎按以下四項標準予以評定:
1) 效益性 - 是否有效地達成目標。
2) 一致性 - 全公司是否一致。
3) 持續性 - 是否從中期或長期的方向思考或運行。
4) 全面性 - 是否各個部門都參與。
比較戴明獎和美國國家品質獎,我們可以總結下列幾點:
1) 兩個獎項都特別強調領導在全面品質管理和追求卓越中的關鍵作用。經營領導是要運用權力和影響力引導和影響全體員工,按照企業戰略目標要求努力工作的過程。領導的職責主要在四個方面:
• 制定組織的戰略、方針、體系、方法;
• 創建以客戶為中心的價值觀和企業文化;
• 調動、激勵全體員工的參與、改進、學習和創新;
• 以自己的道德行為和個人魅力起到典范作用。
最高管理者是企業的核心,是企業的高層決策者、有力推動者和執行者。領導對企業的生存與發展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2) 兩個獎項的共同點還在于人力資源開發、數據分析和流程管理。
3) 戴明獎和美國國家品質獎的企業都有實施“方針管理”,這也是經營領導為實現公司的遠景和目標最好的工具,同時也是導入精益生產最好的驅動力。
4) 全面品質管理過去曾經被批評無法得到巨大、有效、立即的改善和經營成果。所以美國國家品質獎的架構中有別于戴明獎的是強調客戶滿意和企業經營結果。戴明獎的架構還是著重于品質管理和流程管理,還特別凸顯新產品開發和IT的應用。
上一篇:全面品質管理(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