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料工業:
粉末涂料涂裝現場管理很重要。如果工藝合理,管理到位可以大幅減少浪費,避免報廢,從而提高粉末涂料的利用率。
在粉末噴涂中,上粉率是指吸附在工件表面上的粉末的質量與流向工件的粉末總量的比率的百分比,就目前而言,期待中的100%的上粉率是不可能的,因此提高一次上粉率盡最大可能地提高原粉的使用效率是非常關鍵的。收集落地粉有條件地摻入原粉中再使用將不可避免地影響了第二次甚至隨后更多次噴涂時的上粉率。雖然通過使用回收的再利用可以降低成本,但通過提高一次上粉率降低成本更加顯著。
理想化的上粉率100%的粉末吸附在工件上,沒有落地粉,不用摻入落地粉再使用,因此也可以說“最好的回收就是沒有回收”!雖然這是眾多噴涂廠所期待的,但是卻是很難達到的。通常情況下,利用回收可以使上粉率達到90%甚至更高,不過通過回收落地粉雖然降低了某些費用,但同時也增加了一些額外的費用,例如,再使用落地粉之前要有條件地進行回收,最起碼要重新過篩移除雜質、過粗和過細的粉末以及結團的粉末。
提高一次上粉率可以減少落地粉的數量及后序的回收粉的數量,也就減少了摻入新粉中的再回收粉的數量,也就減少了由于回收粉的摻入而導致的失光和粉末粒徑的變化。因此,提高一次上粉率不僅降低了成本,而且提高了產量改進了質量。
噴粉廠有效合理利用好回收系統可以達到再次使用落地粉而節約粉末的使用量,從而降低了粉末的使用成本。需要注意的是在再利用落地回收粉時,首先要確定回收粉的狀況,尤其要注意當使用多個粉末供應商的粉末產品時,經常會發生由于落地粉的再次使用而出現較明顯的失光現象,當明確不會產生交叉污染后,再按某一比例將回收粉摻入新粉中正常使用,一般來說,基本的指導比例是回收粉摻入量要低于25%,最好是低于15%,這種比例下可以保證粒徑分布無明顯變化而使噴涂工藝相對穩定。
供應商根據使用要求配方設計的粉末涂料產品,可在一定溫度下穩定儲存一段時間,最佳的噴房溫度是18℃-25℃,相對濕度40%-60%,溫度和濕度過高將降低粉末粒子的帶電駐留時間,影響上粉率。但是太低的溫度也同樣降低粉末粒子的電荷駐留時間進而影響上粉率。
粉末涂料應當儲存在低于25℃相對溫度小于60%的環境中,當超過此溫度儲存一定時間后,粉末涂料的物理狀態會發生變化,產生結團甚至在包裝箱內成一整體大團,通常可以將粉末重新過60目篩后再次使用。但是有些品種的粉末如低溫固化粉末或快速固化粉末以及某些低光粉末產品(尤其是雙組份消光產品),一旦超過儲存溫度一段時間或超過儲存期限,粉末不僅僅是物理狀態上的變化,還可以產生化學變化。粉末涂料會產生部分化學反應(如含環氧基的化學物質產生開環反應),即便過篩等方法可使結團粉末得以疏松,但是卻無法達到初始狀態粉末的流平及外觀效果,這種狀態粉末的熔融流平會產生不可逆轉的抑制作用,甚至固化后涂層表面可出現“干砂紋”效果。
在噴涂粉末時如果環境濕度太大,粉末表面或內部會吸收濕汽,造成粉末在粉桶中流動性變差,使噴槍產生“吐粉”進而在涂層表面產生“粉團”或“粉包”。此外太高的相對濕度也大大降低了粉末粒子的介電性能,極大地影響了一次上粉率,甚至可影響涂層的外觀及性能。因此粉末儲存時要遠離高溫、高濕及污染物,以免造成粉末的報廢,無謂地提高了噴涂成本。
— 噴房內保持輕微的正壓以防止灰塵或雜物漂入噴粉房,一般情況下,進入粉房的空氣平均流速控制在30-35 m/min或更高。
— 不常用的粉末或其它物品不要存放于粉房內。
— 定期清潔粉房,以減少可能的雜質污染。清潔時盡量不要使用壓縮空氣,而應當使用吸塵器。
上一篇:提升物業服務品質之現場管理篇
下一篇:4S店如何推行5S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