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運是指:在物流過程中,對貨物進行裝卸、移動、分類、堆碼、理貨、取出等活動。
裝卸 |
將貨物裝上運輸工具或從運輸工具上卸下 |
移動 |
改變貨物的放置的空間位置 |
分類 |
將貨物按其品種、發貨方向、顧客需求等分別處置 |
堆碼 |
對貨物進行碼放、堆垛等相關作業 |
理貨 |
備好貨物,準備下一步驟 |
取出 |
從保管場所中取走 |
l
內部物流設施 |
如工廠、倉庫、配送中心 |
營業設施 |
如港口、貨場、機場 |
l
機動車類 |
如卡車、列車、輪船、飛機 |
非機動車類 |
如推車、臺車 |
l
個別搬運 |
將包裝貨物逐個搬運 |
單元搬運 |
將貨物裝上托板、槽罐、集裝箱里搬運 |
散貨搬運 |
被搬運貨物沒有外包裝,如散裝水泥、鋼材 |
衡量搬運效率高低與否時,要考慮到搬運重量(數量)、搬運次數、搬運距離、搬運成本和被搬運物的機動性等幾個要素。
搬運作業需要遵循以下一些基本原則:
1.機動性原則。機動性是指:被搬運的貨物保持隨時可以搬動的狀態。
①定額集中擺放。將零星、分散的材料集中起來,并按標準化的搬運方式、工具進行搬運,一來縮小占用的空間,二來可降低搬運次數。
②托板化。將搬運對象擺放在統一規格的托板上,利用機械車輛進行搬運,這可以使得裝卸、堆碼、和取出作業簡單易行,從而大大提高搬運效率,降低體力勞動強度。托板的材質多種多樣,按材質可分:紙皮托板、木材托板、塑膠托板,紙木托板、塑木托板、塑紙托板等。不同材質的托板,其荷重、使用方法各不相同,要充分注意!
③拖掛預置化。預先在現場里定點停放拖掛小車,需要搬運的對象直接擺放在小車上,裝滿后由專門的巡回拖頭拖走,這樣可避免多次裝車,還能消除拖頭的無謂等待時間。
2.自動化的原則。
①重力移動法。設置斜坡繩索、斜坡滑槽、管道等簡單裝置,在重力作用下,自行滑動到位,此法簡便易行,應用廣泛。
②機械移動法。使用輸送帶、車輛、機器人等來搬運。在批量移動材料時,機械移動法所具有的優勢是人手無法替代的。
③ 順接法。設置專用裝置,材料(半成品)第一階段的移動結束后,無需人工翻轉就能按順序自動翻轉并進行第二階段的移動。
3.避免等待和空搬的原則。
①團隊協作法。共同作業時,均衡每一個人工作量,減低某些人的空閑時間。
②定時搬運法。制定搬運時刻表,準時運到和運走。要想做到準時生產,首先就得做到準時運到和準時運走,不論是設備還是材料。
③ 滿負荷法。搬運工具既然開動,特別是價值高昂的特種車輛,如叉車、輸送帶,盡量做到滿負荷運作。
4.縮短移動路途的原則。
①直線移動法。行進路線避免兜圈,要直來直去,直上直下。
②最佳線路法。設置最佳移動路線,不走回頭路,不走重復路。
在設計一個新的生產布局時,部件設置在哪?總組裝線設置在哪?要充分考慮清楚,以利提高日后物流、情報流、人員流的效率。
5.其它原則。
①中速原則。搬運車輛絕不是“能有多快,就開多快”,與其過分強調車輛的行進速度,不如在裝卸方法上下功夫(縮短裝卸時間)。
②活用空間原則。剔除被搬運物及其放置場所的散、亂、雜空間,充分利用每一寸空間。
③安全原則。保護搬運人員、被搬運物和搬運工具的安全,尤其是搬運超大、超重、劇毒、有輻射的物品,更要確保萬無一失,不僅要用專業的搬運工具,甚至搬運人員要經過特殊的培訓合格后才能操作。
④減輕自重、體積的原則。尤其是搬運車輛常年累月在同一條道路上行走,如果自重越輕對道路的損壞越少。現場里來回開動的車輛,對地面破壞巨大,尤其是那些鐵質車輪、或硬塑膠輪。
⑤作業標準化的原則。如搬運危險物品、貴重物品、易碎物品,就必須嚴格遵守作業步驟,來不得半點隨意。
⑥效率化原則。一切搬運活動都按計劃進行,預先協調好相關部門的準備工作。
總之,搬運工作不只是“體力活”那么簡單,只有在遵循上述原則的基礎上,才可能提高搬運效率;才可能確保被搬運物的完整無缺。
①只是注重移動方便?還是注重裝卸方便?
②裝卸次數是否過多?
③被搬運物有無散亂擺放?
④被搬運物有無直接放置在地板上?不利于機械操作?
⑤有無活用各種專用的小推車、臺車?
⑥裝箱是否過滿?
⑦有無活用各種托板、專用箱盒?
⑧各種托板及箱盒是否為一次性使用?是否需要回收?
⑨能否就在托板上進行組裝作業?或最后的封包作業?那么,完了就可直接搬走。
⑩是否按照利于拖車的拖掛方式擺放?擺放的方向是否正確?
⑾
⑿
⒀
⒁
⒂ 每一擺放區內均是否有明顯的識別標識?
①事先有無向搬運人員進行搬運要點的說明?尤其是以前完全沒有搬運過的物品。
②有無事前聯絡,通知相應人員到場共同確認?
③是否嚴格按照《時刻表》行動?
④對搬運物搬運人員是否心中有數?
⑤行進路線上有無障礙事物?如何對應?
⑥搬運人員有無配備聯絡用的通通訊工具?彼此之間的聯絡方法是否清楚?
①在設計新的生產流程時,是否考慮到提高搬運效率?
②產品流程線路是否不屈不折?沒有多余重復路?
③多條行進線路并存時,線路間的交叉點是否過多?越多越容易相撞。
④移動時是否移動較為靠近的相關對象?
⑤ 行進線路有無經過合理設計?
①事先有無向搬運人員進行搬運要點的說明?尤其是以前完全沒有搬運過的物品。
②有無事前聯絡,通知相應人員到場共同確認?
③是否嚴格按照《時刻表》行動?
④對搬運物搬運人員是否心中有數?
⑤行進路線上有無障礙事物?如何對應?
⑥搬運人員有無配備聯絡用的通通訊工具?彼此之間的聯絡方法是否清楚?
①在設計新的生產流程時,是否考慮到提高搬運效率?
②產品流程線路是否不屈不折?沒有多余重復路?
③多條行進線路并存時,線路間的交叉點是否過多?越多越容易相撞。
④移動時是否移動較為靠近的相關對象?
⑤ 行進線路有無經過合理設計?
上一篇:物流裝卸方式的分類方法與組合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