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企業國內一家知名的服裝商超企業,通過在全國一二線城市把不同的服裝品牌集中起來,做成倉儲式的銷售。由于服裝是一種季度性、轉換性非常強的商品,在這個季度賣得好的商品在下一個季度可能就賣不出去了,所以對采購和庫存管理的要求都非常高。公司的采購總監王琦擁有多年的采購經驗,對商品采購有自己獨到的看法,她決定把生產系統的JIT采購方式復制到商品采購當中來。根據經驗,只要渠道銷售方在行業中有強勢的話語權,就可以讓供應商跟著企業進行配送,讓企業達到零庫存的目的。然而,在實施零庫存采購方式的過程中商品又容易缺貨、斷貨。怎么才能做到真正準時化、零庫存?
【場景解讀】:
首先如何保證做到不斷貨,讓商品供應不間斷?其主要方法是保持大量的庫存,保持庫存必然要占用資金,最終導致這些資金不能再用于其他方面。保持庫存的成本一般每年要占庫存商品價值的20%-50%,如果采購部門可以用價值1000萬元的庫存(而不是原來的2000萬元)來保證企業的正常運作,那么1000萬元庫存的減少不僅意味著多1000萬元的流動資本,而且也意味著節省了200萬元到500萬元的存貨費用。這樣既保證供應,又使采購成本最小化,提高了資金的使用效率。需要什么、需要多少,然后就去采購什么、采購多少。這就是準時化采購法((Just In Time,簡稱JIT采購),一種比較先進的采購方法。依據JIT采購的原理一個企業中的所有活動只有當需要進行的時候才接受服務,才是最合算的。即只有在需要的時候,把需要的品質和數量,提供到所需要的地點,才是最節省、最有效率的。因此,JIT采購是一種最節省、最有效率的采購模式。
【專家建議】:
企業如何實施JIT采購呢?
(一)高標準選擇供應商
由于JIT采購采取單源供應,因而對供應商的合理選擇就顯得尤其重要。可以說,能否選擇到合格的供應商是JIT采購能否成功實施的關鍵。合格的供應商具有較好的技術、設備條件和較高的管理水平,可以保證采購的原材料和外購件的質量,保證準時按量供貨。在JIT采購模式中,由于供應商和用戶是長期的合作關系,因此供應商的合作能力將影響企業的長期經濟利益,進而對供應商的要求就比較高。在選擇供應商時,需要對供應商進行綜合的評價,而對供應商的評價必須依據一定的標準。這些標準應包括產品質量、交貨期、價格、技術能力、應變能力、批量柔性、交貨期與價格的均衡、價格與批量的均衡、地理位置等。
(二)采用較少的供應商,甚至單源供應
傳統的采購模式一般是多頭采購,供應商的數目相對較多。
單源供應指的是對某一種原材料或外購件只從一個供應商那里采購;或者說,對某一種原材料或外購件的需求,僅由一個供應商供貨。JIT采購認為,最理想的供應商的數目是:對每一種原材料或外購件只有一個供應商。因此,單源供應是JIT采購的基本特征之一。
從實際工作中看,許多企業也不是很愿意成為單一供應商。原因很簡單:一方面,供應商是具有較強獨立性的商業競爭者,不愿意把自己的成本數據披露給用戶;另一方面是供應商不愿意成為用戶的一個產品庫存點。實施JIT采購,需要減少庫存,但庫存成本原先是在用戶一邊,現在轉移到供應商。因此用戶必須意識到供應商的這種憂慮。
(三)采取小批量采購策略
小批量采購是JIT采購的一個基本特征。JIT采購和傳統的采購模式的一個重要不同之處在于,準時生產需要減少生產批量,直至實現“一個流生產”,因此采購的物資也應采用小批量辦法。從另外一個角度看,由于企業生產對原材料和外購件的需求是不確定的,而JIT采購又旨在消除原材料和外購件庫存,為了保證準時、按質按量供應所需的原材料和外購件,采購必然是小批量的。但是,小批量采購必然增加運輸次數和運輸成本,對供應商來說,這是很為難的事情,特別是供應商在國外等遠距離的情形,在這種情況下實施JIT采購的難度就更大。
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有四種:一是使供應商在地理位置上靠近制造商,如日本汽車制造商擴展到哪里,其供應商就跟到哪里;二是供應商在制造商附近建立臨時倉庫,實質上,這只是將負擔轉嫁給了供應商,而未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三是由一個專門的承包運輸商或第二方物流企業負責送貨,按照事先達成的協議,搜集分布在不同地方的供應商的小批量物料,準時按量送到制造商的生產線上;四是讓一個供應商負責供應多種原材料和外購件。
(四)從根源上保障采購質量
實施JIT采購后,企業的原材料和外購件的庫存很少以至為零。因此,為了保障企業生產經營的順利進行,采購物資的質量必須從根源上抓起。也就是說,購買的原材料和外購件的質量保證,應由供應商負責,而不是企業的物資采購部門。JIT采購就是要把質量責任返回給供應商,從根源上保障采購質量。為此,供應商必須參與制造商的產品設計過程,制造商也應幫助供應商提高技術能力和管理水平。
本文屬作者原創,發布于連鎖經營管理:http://www.ccfcc.net ,轉載請注明出處!
(五)可靠的送貨和特定的包裝要求
由于JIT采購消除了原材料和外購件的緩沖庫存,供應商交貨的失誤和送貨的延遲必將導致企業生產線的停T待料。因此,可靠的送貨是實施JIT采購的前提條件。而送貨的可靠性,常取決于供應商的生產能力和運輸條件。一些不可預料的因素,如惡劣的氣候條件、交通堵塞、運輸距離遠、運輸工具的故障等,都可能引起送貨遲延。當然,理想的進貨是直接將貨送到生產線或銷售點上。
JIT采購對原材料和外購件的包裝也提出了特定的要求。良好的包裝不僅可以減少裝貨、卸貨對人力的需求,而且使原材料和外購件的運輸和接收更為便利。最理想的情況是,對每一種原材料和外購件,采用標準規格且可重復使用的容器包裝,既可提高運輸效率,又能保證交貨的準確性。
(六)要求準時性交貨更加嚴格
JIT采購的一個重要特點是要求交貨準時,這是實施準時生產的前提條件。交貨準時取決于供應商的生產與運輸條件。作為供應商來說,要使交貨準時,可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一是不斷改進企業的生產條件,提高生產的可靠性和穩定性,減小由于生產過程的不穩定導致延遲交貨或誤點現象。作為準時化供應鏈管理的一部分,供應商同樣應該采用準時化的生產管理模式,以提高生產過程的準時性;另一方面,為了提高交貨準時性,運輸問題不可忽視。在物流管理中,運輸問題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它決定準時交貨的可能性。特別是全球的供應鏈系統的運輸過程長,而且可能要先后經過不同的運輸工具,需要中轉運輸等,因此就有必要進行有效的運輸計劃與管理,使運輸過程準確無誤。
(七)對信息交流的需求加強
JIT采購要求供應與需求雙方信息高度共享,保證供應與需求信息的準確性和實時性。由于雙方的戰略合作關系,企業在生產計劃、庫存、質量等各方面的信息都可以及時進行交流,以便出現問題時能夠及時處理。只有供需雙方進行可靠而快速的雙向信息交流,才能保證所需的原材料和外購件的準時按量供應。同時,充分的信息交換可以增強供應商的應變能力。
JIT采購是一種理想的物資采購方式。它設置了一個最高標準,一種極限目標,即庫存為零、浪費為零。同時,為了盡可能地實現這樣的目標,JIT采購提供了一個不斷改進的有效途徑,即:降低原材料和外購件庫存——暴露物資采購問題——采取措施解決問題——降低原材料和外購件庫存。
實施JIT生產方式,主要有下面四個方面的支持要素,包括:第一個要素是零庫存,除了通用物料可以適當有一點庫存以外,這種方式要求其他的物料是沒有庫存的;第二個要素是提前期要盡量短;第三個要素是補貨的批量要盡可能小而頻繁;第四要素是補貨的來料應當高質量和零缺陷。
【逸馬點睛】:準時化采購,系統性是關鍵。
下一篇:告別代理備貨制 走進準時化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