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料、產品檢驗發現問題拒收
內部審核發現問題開CAR
質量目標不達標時分析原因指出問題部門
視乎情節場合Question別人、Challenge別人…
其它能做的是一些綜合協調、跟進和應對認證機構、客戶審核的事務,細節不探討。回頭看他如何行使他的權力:
盡管如此,質量經理還是會奔忙于各種協調工作,組織大家解決問題,繼續每每遇到不幸:
出了問題就找質量經理來訓的,那肯定是遇到總經理;指責質量經理“打狗也不看主人”、“落井下石”的營運經理,那就主要是政治目的啦;叫質量經理承擔質量問題的后果,同時又讓質量經理看好自己的花園、別管閑事的,基本是不懂質量的;那些號稱自己是“老質量”、“做個十幾年質量的”都是已經轉型做了別的行當出來說風涼話的。
當然如果有的質量經理懂得審時度勢,該賴人的賴人,該躲閃的躲閃,該大喊大叫就不失時機Question和Challenge,還是可能生存的;但凡他有點理想、有點對質量的堅持,無論是激進的還是傳統的,只能活得超累。
生意好的時候:
1. 項目說是客戶宣布量產,趕緊
2. 質量說質量計劃不實施到位會出問題
3. 營運那邊錯誤連連還掩蓋隱瞞,客戶投訴到銷售
4. 銷售把問題捅到上頭的上頭的上頭
5. 上頭的上頭的上頭讓下面的下面的下面的總經理給8D
6. 項目說:我該你們帶來了生意,你們怎么不好好做?
7. 營運說:質量沒有做好FMEA,我們的員工才會犯錯。
8. 管理會上,總經理訓質量經理,最后一點斯文掃地,連“質檢”的那點工作都更加乏力
生意不好的時候:
1. 裁掉小項目全體成員,營運問大項目要項目
2. 項目說生意找銷售
3. 銷售已經好久沒來過公司了
4. 銷售說是質量做得不好人家才不給單的
5. 上頭的上頭的上頭讓下面的下面的下面的總經理給8D改善質量爭取定單
6. 總經理說改善不了質量就開了質量經理
原來不只是質量問題,原來連公司的定單問題都是質量經理造成的......
首先講總經理,必須是總經理,而不是代理總經理的營運經理,也不是那種質量經理直接報告的營運經理,假如總經理有三種:
英明有質量意識的
Nice沒有質量意識的
強勢的并不懂質量的
再假如質量經理也分三種:
強勢懂質量工具的
強勢不懂質量工具的
斯文懂質量工具的
再把上述種類的總經理和質量經理兩兩搭配一下來看質量管理的9種狀況:
1. 英明有質量意識的總經理,強勢懂質量工具的質量經理:
全員的質量意識得到提升
關于質量的目標責任明確
質量的工具從試產到量產,從來料到出貨都恰當運用,有條不紊
救火的時候,質量經理沖在前面,大家都很忙,但是后續的預防也部署到位
3. 英明有質量意識的總經理,斯文懂質量工具的質量經理:
全員的質量意識得到提升
關于質量的目標責任明確
質量的工具從試產到量產,從來料到出貨都恰當運用,有條不紊
救火的時候,有人沖在前面,質量經理部署后續的預防
4. Nice沒有質量意識的總經理,強勢懂質量工具的質量經理:
尊重質量經理的規劃,于是
關于質量的目標責任明確
質量的工具從試產到量產,從來料到出貨都運用,有條不紊
救火的時候,上述可能都被打亂
出大事時,質量經理沖在前面
7. 強勢的不懂質量的總經理,強勢懂質量工具的質量經理:
不尊重質量經理的規劃,你說什么他反對什么
質量的目標責任就是質量經理的
沒人管你怎么運用質量的工具,只要上頭和客戶不投訴就行,QA拒收影響了出貨他先來找你
質量經理天天在救火
天天都是大事,質量經理和各部門斗智斗勇
質量經理自己走人
9. 強勢的不懂質量的總經理,斯文懂質量工具的質量經理:
不尊重質量經理的規劃,說什么他反對什么,還說你不夠Powerful
質量的目標責任就是質量經理的
運用質量的工具是質量經理的個人理想
質量經理天天在救火
天天都是大事,各部門和質量經理斗智斗勇
某天質量經理成了替死鬼
這就是關于質量經理命運的單純窮舉,或極端或片面,或參雜著沉淀許久的鄙夷。當然絕不適用于那些混日子、推卸責任、沒有承擔、即不出來協調也不站出來說話、不懂質量工具、缺乏行業熱忱的偽質量管理人員。
觀望一間公司種種,我常常先看質量經理在其中的定位和狀況,管窺一斑來揣測公司的過去和未來,文化和發展。常有獵頭來問我的動向,雖未必深入探討,我都會問一句:之前的那任因為什么而走的呢?
關于質量人離職的原因,你有何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