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代你的事怎樣了,回個話好嗎?!
一天,我讓小王給上級部門送一個材料。
一個小時過去了,沒有回復。兩個小時過去了,還沒有回復,直到中午在樓道里看見了他。
我問他材料送到了嗎,他說送到了,我問他怎么送的,他說我要他找的那個人不在,就委托辦公室的人轉交了。
我一聽,腦海里馬上浮出了三個字:靠不住。此后,我不會輕易委托他去辦重要的事了。
交代你的事怎樣了,回個話好嗎?!
一天,我讓小王給上級部門送一個材料。
一個小時過去了,沒有回復。兩個小時過去了,還沒有回復,直到中午在樓道里看見了他。
我問他材料送到了嗎,他說送到了,我問他怎么送的,他說我要他找的那個人不在,就委托辦公室的人轉交了。
我一聽,腦海里馬上浮出了三個字:靠不住。此后,我不會輕易委托他去辦重要的事了。
能力 or 責任?
有人說,回復不回復,要看領導的好惡,有的領導就不喜歡回復。
我問怎么回事,原來領導讓他去找另一個部門的領導,他回復說要找的人不在,被領導訓斥“不要回復,找見再說”。找人沒找到,這算回復嗎?
還有人可能會說,有些事畢不回復的人,可能他的能力很強,只是不拘小節、不屑小事罷了。可是,小事都靠不住,大事還敢托付嗎?如果在有能力和靠得住的兩種人當中只選一種,你會選擇哪一種人呢?
大事看能力,小事看品格
在我們周圍,總能看到有的人辦事特別靠譜,凡事會有交代,件件都有著落,事事均有回音。
讓你放心的人,但凡遇到重要的事,你一定就會想起他來。因為不用擔心,你委托的事他一定會放在心上,盡心盡力,隨時回復,絕不讓你焦急等待。
對這樣的同事和朋友,你也會以禮相待,并以同樣的重視對待對方托付的事。這就是共事雙方的默契。機關里口碑好的人,大都有這種優秀品質。
事畢不回復,就像任務完成了99%,只有這1%沒落實,雖然就差這么一丁點,事情卻還是沒有做到位。
有人問,不同的領導可能要求不一樣,怎么把握這個尺度呢?我想這和領導沒有關系,而是職責范圍內應該做的。該回復就回復,根據事情的輕重緩急做出回復。等到上級催問了,說明你的回復已經不及時了,再次催問就已經表示對你不放心了。
現在的通信手段如此發達,以至于常常到了回復不過來的程度。但在機關里,在工作上,只要是和你崗位職責有關的事,都要及時回復。
設想一下,你給你的同事發了一個信息,如果對方沒有回復,你是什么感覺?同樣道理,他給你發的你不回,是你不想,還是不屑?這不是無所謂的問題。無論是誰,除非你確有原因,都應給予回復,這是一個尊重自己和尊重別人的問題。
事畢回復,說來簡單,做好不易。送信送材料只是表面上的事,根子上還是職業品格的問題,這和承諾與誠信有關。
大家都知道《把信送給加西亞》的故事吧。在19世紀美西戰爭中,美國總統有一封書信急需送到古巴盟軍將領加西亞手中。可是加西亞正在叢林作戰,沒人知道他在什么地方。
一位叫羅文的美國陸軍中尉挺身而出,不講任何條件,歷盡艱險,徒步三周后,身臨危機四伏的國家,把信交給了加西亞。
羅文送的是一封信嗎?不全是,他送的還是一個戰士的忠誠和信譽,體現了羅文自我犧牲、臨危受命的品格,閃耀出人性的光輝。這正是這個故事在全世界廣為流傳的魅力所在。
上一篇:厲害!這篇文章,把標準化講透了
下一篇:一位廚師的“流程管理”,很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