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導式
企業培訓,是以學員為中心的知識、技能分享演練活動。引導式企業培訓的核心是培訓師的角色定位,引導式企業培訓培訓師的角色是導游,從而學員的身份是游客。由此,一場企業培訓就成為了一次知識美景的旅游活動。
作者|張海良 精益管理高級培訓師
0 引言
企業培訓的方式方法多種多樣,什么樣的方式適合企業?如何培訓效果最佳?這里就筆者本人對企業培訓的理解、結合企業培訓經歷和感悟,向您推薦——引導式企業培訓。
引導式企業培訓,是結合企業培訓特征創新實踐的一種新型培訓模式。至于引導式企業培訓為什么適合于企業,筆者從精益管理的角度專題分析,另文表述(請參閱《
精益思維與企業基層管理人員培訓》)。
本文就引導式培訓的方式方法進行闡述、解讀,期望有助于提升企業培訓的效果。
1 引導式企業培訓開場方式
引導式企業培訓是一場活動,是一次團隊旅游活動。那么現場學員的組織、游玩的規則都是開場環節需要完成的重點工作。
1.1引導式企業培訓開場組織
團隊組建,團隊組建是一個團隊建設的過程。團隊組建,簡單地說:一是學員分組,此項工作常常由培訓組織部門提前完成;二是推選隊長,這個環節建議由小組推選而不是提前任命,在小組推選過程中可以毛遂自薦;三是討論確定團隊的隊名、理念(口號)、隊徽、隊歌,并將這些內容按要求呈現在專用紙面上(相當于隊旗繪制)。完成以上步驟并不意味著團隊組建完成,并不是學員名字寫在團隊名單上就是團隊的一員,而是學員認可并感受到自己是團隊的一員,這才是真正意識上的團隊組建,也就是說團隊組建還需要一個激活團隊的過程。
團隊激活,一是團隊圍成一圈,自報名號,相互問好;二是隊長就職演說;三是共同唱響隊歌;四是齊聲高呼(喊出)隊名隊號(團隊理念)。(提醒:懸掛隊旗)
關于團隊建設,這里只是簡單介紹了團隊組建的步驟,至于過程和為什么,這里不加贅述。但是有一點需要培訓師強調:從團隊完成組建直至培訓班結束,在這里、在這段時間,學員只有二種身份,一是某個隊的隊長,二是某個隊的隊員。
引導式企業培訓常用于培訓時間半天以上,培訓師可根據培訓的時長合理選擇團隊建設的環節和內容。
1.2引導式企業培訓開場內容
引導式培訓是一場活動,是一次團隊旅游活動。開場第一任務團隊組建。一場活動、一個優秀的團隊,常常具有這樣四大規則(特征):一是共同的目標;二是自愿參與;三是清晰透明的規則;四是及時反饋。
共同的目標在團隊組建過程中已經完成。自愿參與,既然是一次旅游活動,何樂而不為呢?
清晰透明的游戲規則,這里采用積分制。按照積分進行獎勵:一是團隊積分最高的第一名,臺上授獎獎;二是團隊積分最少的倒數第一名,團隊表演節目(包括健身節目);三是個人表現最優2-3名頒發獎勵。積分的方法,根據團隊成員參與活動的踴躍和呈現方式進行積分,比如舉手發言、知識朗讀、情景表演、章節分享、書簽積累、5S評比等等都可以獲得一定積分。為了增添活動的趣味性和不確定性,可以采取抽取撲克牌計分的方式拼拼運氣。
及時反饋,及時反饋是培訓師修煉的內容之一。這里只說一下培訓現場積分反饋,每半天至少完成一次積分統計、公布、公示。
2 引導式企業培訓的方式方法
引導式企業培訓是一場活動,一次旅游活動,一次知識美景的旅游活動。學員是游客,培訓師是導游。游客(學員)在導游(培訓師)的引領之下欣賞知識的美景、聽聞美景背后的故事;在景色叢林留影拍照之時樂享團隊的氛圍;在躍然臺前感慨抒情之中感受知識的力量。畫面誘人,如何呈現?其核心兩個字“引”和“導”。理解并應用好這兩個字才能做到培訓師是導游的角色,才能實現引導式培訓的構想。
2.1 引導式企業培訓是一次旅游活動
一次旅游活動,生活中我們參加一次旅游活動,導游做了些什么?為了這次旅游活動導游和旅游公司前期做了哪些準備工作?這些不正是引導式企業培訓培訓師要做的和提前準備的嗎!
一次旅游,首先要有旅游公司的景點建設、線路設計,以及對于每個景點的淵源挖掘、特征描繪等等。而對于培訓師來說就是課程編排、內容組織,每個章節條分縷析、邏輯梳理,還要打磨潤色。這里就以《企業管理理論與管理科學化建設》課程為例,說一說課程的“景點建設、線路設計”。
《企業管理理論與管理科學化建設》屬于一周的課程,課程共分五章。每個章節編排分為兩大部分,一是管理理論知識,二是與理論知識相對應的工具方法;每個章節的結構不僅明確做什么(方向),還要說明怎么做(方法),還得闡述為什么這樣做(理由)。
這里就以《企業管理理論與管理科學化建設》第一章為例,說一說第一章的內容結構。第一部分理論知識:管理的歷史(經驗管理時期、科學管理時期、現代管理時期);科學管理的三個層級(規范化管理、精細化管理、個性化管理)。本章以科學管理第一個層級《規范化管理》為重心。第二部分工具方法:《作業標準化SOP》,在工具方法中以“情景再現”的方式詳細解讀了科學管理第一個層級《規范化管理》的內涵本質。通過規范化管理內涵解讀,歷史故事再現,學員(游客)與培訓師(導游)達成共識:100多年前科學管理之父泰勒的規范化管理就是我們今天講的作業標準化管理。進而講解作業標準化的概念內涵、編寫步驟、思維方式、培訓方法等等。
2.2 培訓師的角色是導游
培訓師的角色是導游,上一節以《企業管理理論與管理科學化建設》第一章的內容結構為例介紹了“景點”布局編排,從內容結構上講類似旅游公司景點建設、線路設計。但是知識“旅游”并不能簡單的等同于現實中景點旅游,景色好不好,不是用眼睛看,而是用人的大腦進行邏輯檢索。其根本就是主題明確、條理分明、邏輯清晰,能夠順理成章地“導”出共識、產生共鳴,發出感嘆。
就《企業管理理論與管理科學化建設》第一章而言,如果按照旅游公司的思路其主線是生物學思維(時間),從18世紀經驗管理、到19世紀科學管理、再到20世紀現代管理。從理論到實踐的角度,先是管理理論知識再是具體的工具方法(作業標準化SOP),結構編制沒有問題。但是從導游的角度,缺少了“引”的應用,也不利于“導”的形成。具體地說就是應用機械學思維(邏輯)的方式進行課程編制。
就《企業管理理論與管理科學化建設》課程第一章而言,這里應用“知識導游”的思路,做了打磨潤色(調整修改)。明確主題:管理是方法論,將“管理是方法論”作為本章的題目,以論證管理是方法論這個主題作為本章的主線,以理論實踐的對應和時間脈搏的發展為輔線,在培訓師(導游)的引領下,培訓師與學員共同求證“管理是方法論”,達成共識、產生共鳴,發出哇噻與感嘆。在共鳴感嘆之中悅然邁進,一起領略《作業標準化SOP》景色(工具方法)的風光無限。
2.3 學員的角色是游客
引導式企業培訓是一次知識美景的旅游活動。學員是游客,培訓師是導游;學員是主角,培訓師是配角。學員如何知識旅游,培訓師如何做好導游服務,這里還是以《企業管理理論與管理科學化建設》第一章為例進行分析比對。
《企業管理理論與管理科學化建設》第一章的主題:管理是方法論,管理是方法論是一種觀點,也是一種對管理的認知。由此筆者將管理是方法論分為兩節(準確地說是分為兩個層級):第一節管理的認知;第二節管理是方法論。
第一節管理的認知,這個章節筆者是以演講的方式呈現給游客(學員)。表演過程中,針對認知這個高大上的哲學話題,筆者請來了魯迅先生“現身”講解,以魯迅先生“棄醫學文”的故事闡述了認知的重要;再以日本經營之圣稻盛和夫人生哲學“人生的結果=思維方式(認知)×熱情×能力”為案例,解讀了認知的重大意義。為“管理是方法論”這一認知做了充實的鋪墊。演講是最好的坡道,將“游客”引入“導游”預設的線路(思路),好的演講能夠起到“拉著手一起飛”的效果。演講本身就是一種耀眼而誘人的動態景色,以演講的方式做引場,讓“游客”欣賞到一道亮麗而厚重的美景;讓“游客”一進場就萌生“來對了”的內在驚喜。
第二節管理是方法論,筆者以學生交畢業論文的方式與學員(游客)達成共識。這個環節培訓師是學生,是提交大學畢業論文的學生。學員是老師,是現場給學生打分的評委,是評委老師(游客)的感受決定著培訓師(導游)的命運。也就是說主角是“游客”,“游客”是評委老師。這個環節筆者以漸進的方式,分步呈現《管理是方法論》的證詞證言、案例故事,將一道道知識美景由“游客”欣賞檢閱。首先是現代管理學之父彼得德魯克對管理概念的論述“管理是一種工作,它有自己的技巧、工具和方法”;第二是科學管理之父泰勒對管理的定義,這可是人類歷史第一個管理的定義,“管理就是確切地知道你要別人干什么,并使他用最好的方法去干”;第三是世界汽車玻璃大王曹德旺對管理的理解:“經營是道,管理是術”;第四是管理一詞的全面解讀。就是這樣一道道知識美景由“游客”自己欣賞鑒別,對于經典語句由“游客”進行知識朗讀、“留影拍照”。而這時的“導游”向“游客”講述大師的故事,追憶名言語錄的淵源。每一個“景點”征詢“游客”的感受,征詢“游客”對“管理是方法論”觀點的感知。章節之后(景點游完),“導游”:“請問各位評委老師,‘管理是方法論!’是不是?”而這時已經達成共識的“游客”,異口同聲:“是!”“導游”:“我能不能畢業?”“游客”步調一致:“能——!”
暢游到這里并沒有結束,因為還沒有“集體拍照”、還沒有分享感言,也就是說《管理是方法論》章節到此并沒有結束,到這里只是個段落而已。下面筆者(培訓師)進一步引領,不是講概念而是欣賞案例。一是目視管理降低醫院配錯藥的案例,護士們穿著配有“勿打擾配藥中”字樣的藍色坎肩,就使醫院配錯藥發生的概率降低了50%。二是標準化管理降低新生兒死亡率的案例,僅一個“阿普加評分表”就使醫院新生兒的死亡率徹底降了下來,阿普加也被尊稱為“新生兒的圣母”。活生生的案例為“管理是方法論”的認知和共識起到敲罄鑄鼎的作用。從而使“管理是方法論”的觀念在“游客”心中落地生根。這才是本章節的結束,同時也是發表感言、“集體拍照”的最佳時機。具體地說就是各個團隊(小組)組織團隊成員對本章節你最欣賞的“景色”唱談感言,并且按照游戲規則,選派代表臺前分享;團隊代表將本團隊對本章節感受最深、觸及情懷的詞組語句、案例故事(一個詞組、一句術語、一個概念、一個故事等等),將關鍵詞寫在專用紙面(隊旗)上,臺前展示、限時分享。各個團隊完成這個環節才是一個章節的結束,才是一個“景區”游玩的結束。
3 結束語
企業培訓的方式方法多種多樣,培訓內容、現實環境以及培訓師特點、學員的狀況都是選擇培訓方式方法的條件。企業培訓的方式方法也在不斷創新,引導式培訓便是一種構想和嘗試,期望能與同行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