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生產是一個集成的社會技術系統,主要目標是通過同時減少供應商客戶及組織內部的變異來減少浪費。
一、精益生產咨詢: 減少浪費 提高效率
精益生產咨詢方式把生產現場不合理的現象歸納為七種浪費:等待的、搬運的、不良品的、動作上的、加工本身的、庫存的、制造過多(早)的浪費。剛推行精益生產咨詢不知從何處、何事入手或著手。它并不是面對問題逐一進行解決的, 在處理以上問題及浪費時均為一個復雜的聯合體。
二、精益生產咨詢: 提升品質 降低成本
“精益生產咨詢模式”提高產品質量是通過推行TQM及這一企業文化理念來實現目標的。過去單靠質量檢驗來保證批量生產質量的方式已不能滿足客戶品種多樣化、單一式樣小量化及生產線頻繁切換的要求,如要保證質量及完全滿足客戶的需求,必須使全企業人人都參與到質量管理中來。
三、精益生產咨詢: 推動標準化
“ 精益生產咨詢模式 ”即是以標準源于現場并以現場來推動標準化工作及進程的。“精益生產咨詢模式”可使標準切合生產實際并對標準本身的標準性、執行性、時效性、精細性均能起到有效的推進作用,并通過標準本身的標準化來共同促進生產現場的工作、管理、技術等系列標準及規范的發展,從而達到提高企業整體管理水平的目的。“精益生產咨詢模式”還解決了標準由上制訂并往下推行所遇到的抵制。
四、精益生產咨詢:推動人的意識革命
“精益生產咨詢模式”充分推動人的意識革命并提供了人們改善、創新的平臺。“精益生產咨詢模式”提倡“小改善及事情簡單化”的做法,生產現場通過小改善及事情簡單化的做法可使員工消滅不必要的工作浪并有效提高員工參與到改善工作當中的積極性,提高企業的整體管理能力和企業的綜合競爭力。
五、精益生產咨詢: 科學性和合理性的結合
隨著精益生產咨詢的推廣,運用科學性和合理性的工具,在各工序中除去不必要的浪費,使換線操作、工序合作、工藝生產、人員設置等達到較好的科學化、合理化并最終促使企業增產不增人。
我國經濟正進入到一個新的發展階段,我國的工業企業面對國際局勢正面臨新的發展形勢和任務,企業必須狠挖內部潛能、狠抓內部管理,充分發揮出精益生產咨詢的巨大功用,減少企業對作業的成本投入,實現企業高效發展。
精益生產咨詢是繼承、吸收、融合與創新的結果,是一種能夠將員工的能力發揮到極致的新型管理模式,更是將東西方文化與技術集成發展的最佳典范。充分發揮人的能力是精益生產咨詢的精髓與得以存在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