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生產愚巧法(poka-yoke)是一項集一系列技術、工具和方法于一體的技術,但只有像修煉武術一樣集各家之所長融會貫通,才能應用于企業各個環節的防錯。
消除失誤是最好的防錯方法(poka-yoke)。因為其從設計角度即考慮到可能出現的作業等失誤并用愚巧法(poka-yoke)進行預防。這是從源頭防止失誤和缺陷的方法,符合質量的經濟性原則,是愚巧法(poka-yoke)的發展方向。
替代法是對硬件設施進行更新和改善,使過程不過多依賴于作業人員,從而降低由于人為原因造成的失誤(占失誤的部分)。這種愚巧法(poka-yoke)可以大大防低失誤率,為一種較好的防錯方法,缺點在于投入過大,另外由于設備問題導致的失誤無法防止。
簡化是通過合并、削減等方法對作業流程進行簡化,流程越簡單、出現操作失誤的概率越低。 因此,簡化流程為較好的防錯方法之一,但流程簡化并不能完全防止人為缺陷的產生。
如,經常有客戶投訴電機罩第1顆固定螺絲扭力不合格,原因就是打后面3顆的時候,第1顆螺絲松動,解決的方案就是設計自動螺絲機4顆螺絲一起打,但不能杜絕設備故障導致的故障;
檢測是在作業失誤時自動提示的愚巧法(poka-yoke), 大都通過計算器軟件實現, 為目前廣泛使用的防錯方法。
從減少由于失誤所造成的損失的角度出發, 即發生失誤后, 將損失降至最低或可接受范圍, 目前許多智能設備均或多或少具備該功能 。
將可能造成錯誤的原因從根本上排除掉,使錯誤不再發生。
如,錄音帶上若錄有重要的資料想永久保存時,則可將側邊防再錄孔之一小塊塑料片剝下,便能防止再錄音。
如,新款的的ATM機,銀行卡不需要插入機器只要掃描即可,既防止了“吃卡”也減少了卡離開時可能形成的風險。
藉用二個以上的動作必需共同或依序執行才能完成工作。
如,沖床的雙動原理;防盜門;銀行保險箱;原子彈引爆時使用兩把鑰匙同時轉動等。
如,酒店房間的房卡,只有插上房卡才能通電,避免了無人電器卻開著的風險也有助于節省電費。
以各種光學、電學、力學、機構學、化學等原理來限制某些動作的執行或不執行,以避免錯誤之發生。目前這些自動開關非常普遍,也是非常簡易的“自動化”之應用。
如,沖床的電眼、行程開關控制流水線/設備運轉與停止;開車未戴保險帶時指示燈亮;廁所的自動沖水裝置;洗手池的防溢孔等。
如,油庫的充油軟管與聯結處是比較容易脫落的,同時軟管一脫落則油路自動切斷,這樣就不會因為司機或加油人員的粗心造成太多的損失。
藉用檢核是否相符合的動作,來防止錯誤的發生。依“形狀”、數字、數量的不同來達成。
如,加油站油槍不同標號的油使用不同大小的槍管;指紋識別或芯片感應;齒規檢測、量具/檢具等。
避免工作之順序或流程前后倒置,可依編號順序排列,可以減少或避免錯誤的發生。
如,FIFO-先進先出;文件擺放;兒童拼圖等;
用分隔不同區域的方式,來達到保獲某些地區,使其不能造成危險或錯誤的現象發生。隔離法則亦稱保護原理。
如,危險區域用防護欄隔離;供電變壓器架在高處或用防護欄圍起來;不良品使用專用紅色物料框隔離存放;家中危險物品放置高處和鎖起來防止小孩拿到等。
同一件工作,如需做二次以上,最好采用“復制”方式來達成,省時又不錯誤。
如,利用復寫紙來填寫相同且兩份以上的內容;多聯條形楚碼;接到工作指令后,向領導重復以確認。
為避免將不同之工作做錯,而設法加以區別出來。
如,DVD和音箱的連接線,分別用紅、黃、白區分;廠區內叉車通道和人行道用不同顏色的線條區分開;公文用紅、黃、白區分緊急程度;電纜/網線中不同顏色的線頭即使長距離也不會接錯。
如有不正常的現象發生,能以聲光或其它方式顯示出各種“警告”的訊號,以避免錯誤的發生。
如,風批扭力不足時自動報警;流水線的停線報警;設備溫度過高報警;漏打螺絲報警等;
以藉各種方法來減少錯誤發生后所造成的損害,雖然不能完全排除錯誤的發生,但是可以降低其損害的程度。
如,雞蛋的隔層裝運盒減少搬運途中的損傷;快件內加入報紙防止快件運輸過程中損壞;冰箱上的保護塊、保護泡沫;托盤線的膠墊;發現問題后立即停止生產,排查不良品;安全氣囊、安全帶、安全帽等;
指采用專門防錯工具、儀器、軟件等來防止失誤產生。如,臺式沖壓機的雙啟動按鈕, 只有同時按下兩側按鈕,沖頭才會落下,按下單側按鈕,沖頭不會動作,這就防止了由于作業員失誤造成的人身傷害和產品缺陷。
工序精簡是削減、簡化和合并作業工序和作業步驟來達到降低失誤機會之目的的愚巧法(poka-yoke),很多公司在大量采用此種方法。
通過統計過程控制可以實時發現過程的特殊變異,有利于盡快實施改善而將損失降至最低程度,統計過程控制是目前廣為采用的防錯技術之一。
在線測試是在作業流程中加入檢驗和測試工序,以實時發現缺陷、防止缺陷漏至客戶或后工序的防錯手段,是一直沿襲下來的最常見的愚巧法(poka-yoke)之一。幾乎所有制造過程均不同程度地采用在線測試方式進行質量控制。
通/止/通類測量工具可以迅速判斷產品是否合格,與通過測量取得連續數據相比,通/止/通類測量工具效率高,成本低,判斷準確,基本未增加作業員負擔,這使100%檢查變得輕松容易。對這類測量工具的使用價值很多公司尚未意識到。
通過確認和批準,確認人和批準人可從不同角度審查作業結果,更容易發現問題,這是廣為采用的愚巧法(poka-yoke)之一,如公司的新產品樣板在發放生產前,作成人員需將其提交高層進行確認批準,無誤后方可發放,這就從一定程度上防止了失誤的擴散引起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