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精益生產管理項目是自己做還是找精益生產咨詢公司做?這是很多公司都面臨的問題。當然具體的情況分開來說有很多種,每家公司做出選擇的時候都是考慮自身實際的情況。
回到問題,精益生產項目自己做做不成,而找精益生產咨詢公司就可以做,為什么?是外來的和尚好念經?如果歸結成外來的和尚好念經,就太籠統了。
咨詢公司既然存在自有它的優勢,畢竟靠出售智慧吃飯的,沒點貨,很難在行業里生存下去,特別是在這個信息發達的時代,行業的圈子也不是很大。
大多數的企業沒有搞清楚精益生產的目的和功效。
我所理解的制造型企業追求的應該是更多的利潤,更多的利潤能通過精益生產來是實現嗎?當然不能,追求更多的利潤不是應該先尋求更多的市場訂單嗎?沒有哪個公司的業績從100萬做到10個億的過程是通過精益生產來實現的,那些都是通過業務員找到合適的客戶,然后伴隨整個市場一同成長。
在企業初期野蠻成長的階段,重要的是迅速的搶占市場,保證出貨才是重中之重。這個時候生產現場可能會臟亂差,也沒有什么標準作業可言,更多人心里想的是怎么把貨加工出來,怎么把產品賣出去。
等企業做到一定規模了,客戶的要求也越來越多了,也需要滿足各種體系的要求了。老板也有空余的精力來考慮提升管理水平了,恰好聽說有一種叫做“精益生產”的東西,于是乎就報名去聽了幾堂課。也就是在培訓課上,聽到了豐田一家公司的利潤是三大汽車公司的利潤總和,聽到了“利潤=售價-成本”,聽到了售價不可控,想要獲得更多利潤,只有降低成本。想要降低成本必須減少浪費,然后七大浪費分別是什么什么什么,庫存是萬惡之源……
·
老板回到公司叫來生產部長,我們也要搞精益生產。生產部長說,精益生產是什么玩意,不知道怎么弄呀,一打聽,有一種叫IE的人可以搞,于是乎就招來IE,開始搞精益生產。
IE來搞標準工時,拿著秒表去現場測工時。工人問了,你測工時干什么,我這一天干多少是有定額的,你調高了我可干不完,這活可不是你看的這么好干的。結果IE噼里啪啦一頓分析,你這節拍是多少多少,算上你吃飯上廁所的時間,你一天應該能干多少多少。結果定額上調20%,工人不干了,集體罷工。
IE來搞5S,拿著相機,這里拍一張,那里拍一張,檢查報告做了幾十頁PPT,會上一通報,某某班組長不高興了。我們一天干活累死累活,你這拿著相機這么一拍照,還要扣我的錢?下班別走,廠門口見。
IE來搞標準作業,找到工藝部門說,你們現在做的作業指導書,放一張圖紙,標幾個尺寸,隨便寫幾句都是一樣的話,這指導不了員工作業,來了新員工也不知道該怎么干活,也沒依據檢查員工的作業是否合規,也不夠防錯。工藝部門說,我們一直都是這樣做的,審核老師也沒說什么。再說我現在就這么幾個人在做工藝,還要處理現場問題,哪有時間做那些花哨的東西。
IE來搞全員改善,說我們除了使用員工的身體,更要使用員工的大腦,那才是財富。結果要么是一個5、6百人的公司,一年總共也超不過10個提案。要么是什么廁所堵了、燈泡壞了的提案一大堆,還要問你要獎金。
IE來搞現場改善,設備動不了,人員叫不動。方案反復論證,數據算來算去,最后現場還是原樣未動。加了一些自動化的東西輔助,結果以“比人干得慢,還要人伺候”的理由閑置不用。
當然難做,人家豐田也是做了幾十年才形成了自身的系統。妄想通過幾個人在短短的幾年間就能像模像樣?
老板以為的精益生產是一個可以治病的藥,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我認為精益生產是一套強身健體的方法,潛移默化之中通過時間和實踐的沉淀,讓企業能更強有力的解決所面臨的問題。
再多說一點,自己主動去改變是比較難的事情,通過外部精益咨詢機構的輔導可以較為容易的找到一個標桿,形成較明顯的對比,改善的目標也相對更明確一點。
不知道自己缺什么
知道自己缺什么但不知道要什么
知道要做什么但不會做
知道要做什么且會做但沒時間做
知道要做什么且會做并有計劃去做
知道要做什么且會做并有計劃最終達成目標
就像一個人感覺自己的身體不舒服,小一點的頭疼腦熱,自己抗一抗,或者藥店買點藥也就挺過去了。但如果是自己無法認知的,就必須要求助于專業的醫生了。
企業自己做精益,就好像自己給自己治病,可以解決小問題,但系統的根本還比較少有企業有能力自己去做。
而外部的精益生產咨詢公司扮演的就是專業的醫生角色,他們經過專業的系統化學習,加上不同行業不同公司的磨練,手里多多少少有一些可以治病的方子。找對了病癥,下對了藥,病人又愿意配合,自然能取得好的療效。
當然也不能排除有些咨詢公司手里頭并沒有金剛鉆卻攬下了瓷器活兒,碰上這樣的公司該如何識別呢?
不要聽大概念,要聽小細節。
不要在辦公室談,要去車間現場談
不要談業績,要談具體項目
不要看售前顧問的水平,要看實施團隊的實力
不要聽銷售怎么說,要聽他們的顧客怎么說
原則上成立時間越久的,經驗相對較足,但選擇精益咨詢公司的根本是選擇契合企業的優秀咨詢顧問老師,一些成立時間較短的咨詢公司也不乏一些優秀的咨詢顧問老師
比如:客戶的需求點是要看到能實實在在提升的效率,一年下來能為企業省下來多少費用,而咨詢公司只是做了些簡單的面子工程,(現場5S\班組建設之類的),這個就不是實際的去解決問題,5S,班級建設這些屬基礎的改善層面,員工內部自身也能推行,也就沒必要花巨資去聘請精益咨詢公司來推行。
這個強大并非指數量上的人多,關鍵是指實施精益輔導項目的師資背景及是否有豐富的實戰經驗。有些精益咨詢公司,談單做調研的咨詢師,和簽訂咨詢合同后實施項目的咨詢師往往不是同一個人,有些咨詢公司為了快速擴張,以數量取勝來獲取盈利,很多是將項目進行分包或轉包,或者是安排一些僅有3-5年工作經驗的新手顧問來實施或一些剛從工廠出來的新手做駐廠輔導,從而降低咨詢公司自身成本。
一家專業的精益咨詢公司必定有最擅長的領域,如果一家咨詢公司和你說,其面面俱到,各個領域都擅長做的話,那就需要慎重了,咨詢公司一般都以專一垂直領域見長,如果說各領域都擅長有可能是什么都會一點點,但什么都不精通,也有可能是一家皮包公司,專門做售前打單的,接單后再打包出售給其他咨詢公司做單,其在中間賺差價,這樣的皮包公司目前在國能也是很多,這個時候在選擇時一定 慎重。
通常每家咨詢公司都能在PPT里寫出一些優秀的精益生產成功案例,還是那就話,選擇咨詢公司更多是選擇適合的咨詢顧問老師,所以別看銷售怎么說,關鍵是實施精益輔導項目的咨詢顧問老師背景及是否有豐富的實戰經驗。
評判一家精益生產咨詢公司是否優秀,選擇一家實戰、能落地、有效果的精益生產管理咨詢公司是保證精益生產實施能否成功的前提條件之一。目前,國內生產的精益管理咨詢公司有很多,大多集中在珠三角地區或長三角地區,精益生產的咨詢項目的實施,而不是僅僅依靠顧問來完成,客戶的項目與咨詢老師的專業能力是否匹配成為了關鍵的一點。此外,精益生產管理咨詢公司的質量取決于服務質量和項目的連續性。雖然有許多精益生產管理咨詢公司具有良好的市場包裝,但在實施精益生產項目后,顧問退出項目,很多公司都意味著項目的“終止”,因為它不能再實施,而是成為客戶的損失。因此,在選擇精益生產管理咨詢公司時,實施的效果是一個重要方面,即是否有量化可見的實實在在效果,另外更重要的是經過外部精益顧問的改善后,這種效果能否持續下去,即通俗的所講,即便離開了外部改善團隊,精益改善的效果不會反彈,員工自身已掌握了精益改善的能力。
精益管理咨詢公司哪家好,如何挑選精益生產咨詢公司?優質、實戰、能落地是硬道理!